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我爹到底还是不是我爹,皇帝们也很头疼

2019-03-01 08:09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我国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皇位的继承通常惯例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因为这样明确方便,省得一些心怀鬼胎的人有想法,搞的国无宁日。但是,也难免出现个把皇帝,怎么生都生不出来,或者生的都是女孩,或者生了男孩都挂了,这个时候没办法,只好到近支皇族内找一个合适的小孩来继承皇位。然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储君与老皇帝的关系、与自己亲爹亲妈的关系,往往会弄出很大的争议。

比如汉成帝刘骜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生了四个儿子,全夭折了。眼看到了四十多岁了,老刘害怕自己生不出来了,就把定陶王刘欣过继给自己当儿子,立他为太子。刘欣的亲爹定陶恭王刘康虽然早逝,但是家里的香火不能因此断绝,所以刘骜指定楚孝王的孙子刘景做定陶王,等于是让刘景过继给刘康当儿子。

事情安排的挺周全,但是,等到刘欣当了皇帝(也就是汉哀帝),一切都变了。先是高昌侯董宏提议,尊汉哀帝的母亲为太后,遭到群臣反对。此时汉哀帝刚刚上台,根基不稳,所以没有采纳董宏的主张。没过多久,刘欣走曲线救国的道路,找太皇太后王政君商量,王太后好说话(王老太太当然好说话,要不然王莽也不能上台),同意尊哀帝的亲生父亲刘康为恭皇,于是哀帝顺杆爬,让自己的亲奶奶和亲妈都有了皇后的封号。

接着,他又把汉成帝封的定陶王刘景改封为信都王,意思很明白,我爹已经有皇帝封号,那我还是我爹的儿子,香火由我来继承,你该干嘛干嘛去。一连串动作之后,汉哀帝算是给自己的亲爹找到来名份,父子关系理顺了。可惜,汉哀帝仅在位七年,二十五岁就驾崩了。于是,有人就开始穿凿附会,说汉哀帝本应承继汉成帝的大统,结果自行其是,遂遭到天谴,享国时间因此才如此之短。

我爹到底还是不是我爹,皇帝们也很头疼

到了北宋,又发生了这种事,这回的倒霉蛋是宋仁宗,他老人家孩子生了一窝,成活的没几个,其中三个男孩全部早夭。于是宋仁宗把濮王赵允让四岁的儿子赵曙过继给了自己,后来仁宗确定自己生不出亲生儿子之后,就封赵曙做了皇子,赵曙装模作样推辞了一番,就接受了。

后来宋仁宗去世,赵曙继位,成了宋英宗,于是相同的戏码开始上演。宰相韩琦、欧阳修建议应给英宗的亲爹赵允让以名分,尊为皇考。考是爸爸的意思,皇考就是皇上的爸爸。然而此议一出,百官反对,司马光、王珪等人认为,既然英宗已经过继给仁宗当儿子,就不能管自己的亲爹叫爸爸,应该叫伯伯(因为赵允让比宋仁宗年纪大)。

我爹到底还是不是我爹,皇帝们也很头疼

好好的爸爸不能叫,要叫伯伯,宋英宗当然不干。他想出的招数跟汉哀帝差不多,就是找皇太后曹氏帮忙,结果太后坚决反对,还下诏书把韩琦、欧阳修一顿臭骂。于是朝廷上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关于谁是英宗的爹,大宋朝廷分为两派对骂了一年半。最终,韩琦和欧阳修还是在太后那里找到了突破口,连哄带骗的逼迫太后同意了他们的主张,尊宋英宗的亲爹赵允让为皇考,称皇,他的三位妃子称后。三名反对的御史遭到贬官,但是宋英宗还算仁慈,没太为难他们。

关于皇帝认亲爹的事情,闹的最凶的一回发生在明朝。当时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一个孩子都没留下,而朱厚照他爹弘治皇帝朱佑樘的儿子已经死光了,太后和群臣没办法,只好让朱佑樘的弟弟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来当皇帝,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嘉靖皇帝。

可是朱厚熜压根就不是省油的灯,刚到北京城,太后和百官安排以太子礼进城,结果朱厚熜一口回绝。双方拉锯一番,最后太后退让了。继而,在年号的问题上,朱厚熜拒绝了内阁为他挑选的有继承意味的“绍治”,自己选择了“嘉靖”作为年号。

我爹到底还是不是我爹,皇帝们也很头疼

紧接着就是我们熟悉的认谁当亲爹的戏码,不过嘉靖皇帝显然更有策略,他的办法是蚂蚁搬家。他先尊自己的老爹兴献王为兴献帝,群臣反对了半天,被迫同意;接着提议他老爹的祭祀礼仪使用天子之礼,又是一番争吵后,同意;然后尊他老爹为兴献皇帝,又成功了。

嘉靖眼看事情顺利,就再接再厉,要尊生父为“皇考兴献皇帝”,要正式认爹,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勉强改称“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但是不久之后,嘉靖要求礼部为其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同时要求把其父尊号中“本生”俩字去掉,直接称皇考,正式宣称自己与明孝宗没有任何关系,只有一个亲爹。这下百官炸锅了,二百多名官员在首辅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的带领下跑到左顺门边拍门边哭。嘉靖大怒,立刻派锦衣卫前去抓人,左顺门外血流成河。几天后,嘉靖对其中参与闹事的一百八十多名官员施以廷杖,当场打死十七人,多名官员遭到流放、贬职等处分。嘉靖用铁血手段捍卫了自己认爹的权力。这场斗争也最终以嘉靖的胜利而告终。

我爹到底还是不是我爹,皇帝们也很头疼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