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南深山的漳州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曾是一个“学靠赊,医靠借”的贫困村。穷,几乎成了它的代名词。多年来,大山里的畲民几度突围,却始终不得要领。近年,穷则思变的官畲人通过发展茶业,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致富道路。如今,官畲村有更大的愿景,希望挖掘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
曾经靠“赊”过日子
清明前,畲民雷顺兴忙着采摘茶青,为即将上市的“明前茶”做准备。
12年前,30岁的他回到老家官畲村,当起了茶农。在这之前的10多年间,他在外地当装修工。但生活依然捉襟见肘。如今,眼前这20多亩铁观音,每年能给他带来20多万元收入。
在官畲村,几乎家家户户因茶脱贫致富。但早年,官畲村是个有名的“赊”村。当地形容这个全县最穷的山区村:“讲发展没有项目,讲计划没思路,搞生产没本钱;学靠赊,医靠借。”大多村民住着土房、草房,甚至牛棚。
官畲村地处深山,海拔近500米,常年云雾缭绕,交通不便。
雷顺兴对儿时的艰苦岁月印象深刻。“一个学期学费14元,结果到了期末还交不齐学费,念完小学就辍学了。”
今年59岁的村支书蓝金福,亲历过那个靠赊过活的年代。“没钱到镇上买肥料,全靠赊账,店家一看到官畲人,便直摆手。”蓝金福依然记得早年一块猪肉吃一周的日子,“奶奶每次做饭,把肉块在锅里过一遍,有了肉香后,再放到盐罐里存起来”。馋得受不了,蓝金福偷吃了一口,结果奶奶的水瓢狠狠地砸了过来。田间劳作的父亲以地瓜当午饭,因为吃不饱,他便用地瓜裹着沙子,生吞下肚。
茶业,带来绿的春天
转机出现在2003年。当时,蓝金福为邻村华山村的日进茶叶有限公司运送茶苗。2000年开始,这家企业便在华安投资制茶,种下了300多亩铁观音,年收益数百万元。官畲村的大部分村民,都给日进茶厂当过雇工,日工资20元。
官畲村能否借鉴邻村的经验呢?蓝金福迫不及待地请土壤专家前来勘察。结果显示,官畲村山地以红沙土为主,高山云雾天气多,水质上乘,生态优良,尤其适宜种植铁观音。
“不找出路,就是死路一条!”当时的蓝金福已经是官畲村村支书,他通过广播喊话,号召畲民种茶兴农。当年,便有5户村民和蓝金福组成了先行军,带头种植铁观音。
第二年,蓝金福便靠7亩山茶,卖茶青就卖了6万多元。此后,他又追加投资,买来烘干机、杀青机等设备,在家办起了茶叶加工厂,茶叶种植面积也扩展到20多亩。很快,蓝金福年收入就达20多万元。
如今,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近1700亩,茶叶加工厂超80家,全村茶业年产值近2000万元。去年,官畲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一跃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全村88户几乎家家都住上了新房。
为了保证“官畲”牌铁观音的品质,2009年,官畲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我们进行技术管理,要求茶农统一使用生物农药,施用有机肥,纯手工采摘茶青,种茶、制茶遇到技术难题,我们就邀请县里的农业专家上门指导。”蓝金福说。
保护畲族文化,畬村未来更美好
今年正月十二,官畲村迎来了近500名山外来客。当天是官畲村一年一度的“请火节”。全村畲民穿上了传统畲族服饰,组成请火队伍,抬着神像,在火堆里来回奔跑,以求合境平安,红红火火。慕名而来的八方来客,在这里听畲歌,观畲舞,尝畲菜。
今后,游客不需要一年等一回,随时都可以感受这样的畲乡古风。新圩镇副镇长李新玉说,作为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挖掘畲族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是官畲村未来的主要方向。
官畲村是全省唯一以“畲”字命名的畲族民族村,被誉为“八闽第一畲”。350年前,畲族先民由漳浦迁居至此。因此处曾有汉人入朝为官,故得名“官畲村”。由于地处深山,官畲村对外交流甚少,许多畲族风情得以完整地保留。原始的畲语口口相授传讲至今,22幅珍贵的图腾珍藏完好,原汁原味的畲寨民歌依旧在山间传唱。请火节、招兵节、赶野猪、填水缸、打枪担等民俗依然盛行于畲族村落。
去年开始,华安投入千万元,风情广场、凤凰戏台、文化陈列馆、文化长廊、旅游道路等项目纷纷落地。村里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畲歌畲舞表演队。
李新玉表示,相应的旅游配套正在不断完善。按照规划,官畲村将成为一个集“探畲山、赏畲景、住畲家、尝畲菜、学畲语、听畲歌、观畲舞、品畲茶”的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