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19年2月26日讯(记者 陈婕)4岁就能设计包装盒、手账胶带,8岁拍摄动画短片,10岁设计T恤、笔记本,不到15岁就能独立完成大型的装置艺术作品、制作脑洞大开的建筑模型……这样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你可曾见过?
“ONE小燕画院·巢学生作品展”2月23日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巢·美术馆开幕,也是艺术教育平台“小燕画院·巢”成立一周年的年度成果展,将持续至3月14日结束,展示“05后”深圳孩子的艺术天赋,涵盖100多位学生、近400件作品的展览在开幕当天吸引了许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这不单单是一次传统意义的少儿艺术作品展,它是这个时代的孩子的视野,动力,方向,以及执着。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首届“小燕画院·巢学术奖”,学员李欣怡获“最佳学员奖”、李沛函获“最具创意奖”,陈得一、戴一真获“小艺术家奖”。其中,“最佳学员奖”的获得者李欣怡获一万元奖学金。
小小年纪驾驭跨界题材
“未来是一幅抽象的油画”“未来是我的创造”“未来我想当一名设计师”“当大师”“我会是个艺术家”……在开幕式上放映的短片中,参展小画家们对镜头讲述着自己关于“未来”的理解。
在展览主办方“小燕画院·巢”院长卓铭达看来,这些参展的小画家们就代表了未来的艺术方向。事实上,“小燕画院·巢”的英文名“Next”,取的就是“下一站”“未来”之意。如果说“小燕画院·巢”正在4到15岁的年龄段探索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教育模式,那么这些经过层层面试进入“小燕画院·巢”的小画家们,就是“种子中的种子”,他们的作品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艺术创造力。“这次展览证明,这些以往被认为是‘超纲’的艺术课题,孩子们消化得很好,作品完成度非常高。”卓铭达说。
卓铭达告诉记者,去年3月初成立的“小燕画院·巢”是著名艺术教育品牌小燕画院旗下的高端艺术教育平台,它首创“艺术教育+美术馆”的全新教育模式,同时将大学才会接触的“长期项目制”引入4-15岁的低龄段,在一年时间内尝试了影像艺术视频制作、实验性油画、包装设计、解构艺术、空间转换平面设计、装置艺术等多个课程。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览的作品类型包括电影动画、多媒体艺术、装置艺术、视觉艺术、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多元化内容。其中一幅由多位小画家集体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万象》,涵盖了不同元素的碰撞,有卡纸板、水彩渲染、油漆刷涂、手绘、拼贴、字画等,再加上摄像机和万花筒结合的影像片段,投影在天空的气球装置上。卓铭达说“这个作品涉及绘画元素与前后空间关系,包括线性和构图的探索,它是一个典型的跨界题材。”
折射“05后”深圳孩子世界观
墙上的海报设计,铺满了小画家们对“未来”的理解。缪骥用结晶体来表达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吴若明用各种汽车元素画出他心中的未来,王欢烁对未来的想象则是太空、DNA……
11岁的裴成浩用竹棍、PVC完成了一个建筑模型,外观巧妙地嵌入了流线型气垫,他把他叫做“摔不死大楼”。而屋顶采用了中式的六角形屋檐,下意识体现了中式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对作者的内在影响。
13岁的李森田很小就对立体、透视、结构相当敏感,他参展的几件作品都和空间有关。不管是灵感来自电影《饥饿游戏》的丙烯画作,还是音箱、龟壳、古建筑、镜子等元素碰撞的油画作品,都折射出他对空间的认知。
15岁的李欣怡是本年度“最佳学员奖”的获得者,她一直喜欢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主动要求从国际学校转学到公立学校。她这次参展的解构主义油画,在老海报的拼贴基础上,又做了大面积渲染,准确传达出现代和过去的碰撞。而她制作的建筑模型是一个融合蒸汽朋克风格、近现代金属感的酒吧,也让人一眼难忘。
除了画画,艺术作品还可以长这样
“巢”也代表着实验,在这种思路下完成的参展作品,也充满了实验性。
获得本年度“最具创意奖”的李沛函告诉记者,影像艺术视频制作课是第一次尝试,也是以往这个年龄段的艺术教育不会涉及的。过去一年,她学习了实地场景素材的自由剪拍、经典电影翻拍、MV制作,还单独拍摄了一部个人短片。
“服装、道具都得自己做,包括音乐、表演也是自己完成。”卓铭达说,这次展出的是11个低龄组孩子制作的逐帧动画作品,“我都不敢想他们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