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广西全力打造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纪实

2019-02-20 07:04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广西全力打造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纪实

一艘海轮向钦州保税港区码头停靠(11月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新华社南宁12月1日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充分释放“海”和“边”的潜力,构筑起我国对接东盟的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不仅成为引领广西加快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蓝色向海、绿色发展、金色未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色彩更加亮丽。

蓝色惊叹:谱写向海经济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后,北海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运而生。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包含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玉林、崇左六市。2017年,国际陆海新通道开始建设。

在北海市中电产业园内,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冠捷集团的车间里一片繁忙,其生产的高端产品贴上“北海制造”的标签走向全球。包括冠捷集团在内,甲骨文公司、冠德、惠科等中外龙头企业相继投资北海,北部湾畔崛起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

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另一核心城市钦州市,中石油、国投电力、中粮等一大批产业巨头落户。目前钦州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以及能源、造纸、冶金、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板块”发展格局。

防城港与钦州港隔海相望,码头机声隆隆,一艘艘远道而来的巨轮正停泊靠岸。防城港现拥有泊位54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个,不少远在内陆的企业纷纷选择来防城港建立生产基地。

10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11.7%。“经济区已经成长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产业基地。”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说,“向海经济”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广西全力打造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纪实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乡村一景(2017年11月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绿色发展:高准入标准保护生态

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经济区实施严格的环保准入机制,在降成本、降耗能、促循环上下功夫,坚守生态红线,努力保护北部湾的碧海蓝天。北海出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开发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钦州市提高环保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海岸线使用;玉林市加大力度整治南流江污染……

前些年,不少石英砂加工企业、旧轮胎加工厂、粗加工型玻璃厂等外地企业看中北海的沙石、港口等资源优势,希望进驻北海,但都被拒之门外。当地自2009年起就严禁“两高”项目进入,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科长邓明富说:“对环境伤害较大的企业,税收再高也不能落户。”

北海还划出红线保护岛屿、湿地、红树林、海湾、湖泊,明确规定距海岸300米范围内严禁新建非公益性永久建筑,严禁填海、圈占沙滩和红树林。

今年3月以来,北海涠洲岛附近海域发现鲸鱼活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陈炳耀说,发现鲸群活动,说明这一海域生态系统比较健康,食物链比较完整,适合鲸类生存。

红树林、白海豚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也是检验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性物种。目前,广西红树林面积8780.7公顷,近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状态。钦州三娘湾海域成为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根据300多次出海观察和计算发现,这一海域中华白海豚数量呈上升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西近岸海域国家考核站点一、二类海水比例为90.9%。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良好。

广西全力打造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纪实

工作人员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一家珍珠加工厂加工珍珠(2016年5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金色未来: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规划建设包括钦州在内的“南方大港”构想。怀着对海洋的向往,把广西北部湾港建成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成为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梦想。如今,梦想的光芒照进北部湾海岸。

2007年,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合一”,开了全国沿海港口跨行政区域整合的先河。经过10多年发展,广西北部湾港航线已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并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形成了内陆腹地走向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今年1至10月,北部湾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5238.45万吨,同比增长14.92%。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