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用友上市占先手 金蝶国际徐少春要在A股“还原价值”

2019-02-16 08:05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见习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2月28日,金蝶国际(HK-8133)就关于金蝶国内A股上市、东移上海、微软投资金蝶等传言作出澄清。

  就在前两天,金蝶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带着两个任务来到北京,一个是借比
尔.盖茨来到北京之际,展示了金蝶ERP系统在微软.net平台上的应用;二是宣传金蝶“产品领先,伙伴至上”的理念以及2003-2005的三年发展战略。

  徐少春的“三年发展战略”被业界看作是针对其竞争对手用友一系列动作,特别是针对王文京的“三年计划”的回应。

  与用友通过并购实现再扩张不同,徐少春更主张在某一产品领域的纵深拓展,实施“产品领先”战略,金蝶专注于基础软件技术(BOS等)和企业应用套件(EAS)的创新与产品化开发,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与用友产品体系不断横向扩展不同,“低端”和“高端”两条腿同时迈进不同,这被看作与王文京由财务软件升级到管理软件企业的三年计划相区别的又一特色。

  2001年,王文京宣布了用友的三年计划,用友向由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转型。2002年,王文京借力资本市场的优势,收购安易、参股北京市商业银行、永丰圈地建设用友软件园等一系列动作,摘掉财务帽转型管理软件。

  此次金蝶“三年战略”的发布,被看作与用友新一轮竞争的开始。

  A股上市还原价值

  2003年1月初,香港媒体援引徐少春的话在报道中指出,“金蝶计划2004年上半年在国内发行A股。”

  金蝶随后对此表示否认,金蝶公司董事会于1月16日就此发表公告称:国内A股上市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目前并无具体的计划。

  这已经和金蝶在上市后的论调有了出入,时任金蝶副总的黄骁俭认为,在港上市,虽然初次融资额不大,但再次发股的便利性强于国内上市。当时金蝶不认为已先输一手。

  相关证券人士分析认为:金蝶2000年在香港上市,当时IPO融资8000万港元。但是其重要竞争对手用友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融资额超8亿人民币,为金蝶的10倍。“从一次性融资角度来看,用友把金蝶远远甩在了后边。”

  但用友紧接着利用所谓“超额融资”的资金,大量收购国内中小型软件公司,充实其U8平台,在ERP领域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上,被赛迪数据认为是国内ERP领先者。

  金蝶公司高级副总裁金卓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有关A股上市传言有误。但她并不否认金蝶将在国内A股上市的消息。徐少春也向记者肯定地表示,“在国内A股上市是金蝶长期的目标,只是还没有具体的规划。”

  对于选择国内A股上市的目的,金卓君的解释是,“到国内主板上市是还原金蝶的价值,因为金蝶是一家内地公司,香港的投资者并不了解金蝶,金蝶很难在香港资本市场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的销售市场是大陆,在香港上市是低估了我们这支股票的价格。如果在国内A股上市,国内投资者都对金蝶的产品,对金蝶公司十分了解,这样就能对金蝶有正常的评估,还原金蝶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相关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国内股市整体低迷,金蝶选择2004年上市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但金卓君不这么认为:“国内股市是有一些泡沫,但中国股市正趋于理性;当然上市有很多程序要走,金蝶不需要包装,不需要概念,把金蝶的产品与业绩跟别人一比,优劣自现,上市的阻力将会迎刃而解。”

  最近用友投资安易,并在资本市场上频繁动作。业内人士认为,相比较来说,金蝶某种程度上正遭遇资本瓶颈。

  但金卓君认为,在软件行业里,资本并不是决定胜负最关键的因素。

  但用友在资本市场上捷足先登,金蝶能否在国内A股还原其价值,或是能够还原多少,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东移上海营造地域优势

  2月28日,金蝶国际就传言“在上海张江新建研发基地并与金蝶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合并,预计其张江科技园的软件产品营业额将达到10亿人民币”发布公告称,“上海新研发基地只是具体的规划,并没有实质性的计划,2005年产品达到10亿人民币是集团想要达到的目标。”

  10亿元为金蝶去年营业收入的3倍多,金蝶股价受此信息激励,持续上扬,连续几日高开高走。金蝶董事会就此称,“上述信息并不构成赢利预测,亦不需予以公布交易,也不是股价敏感信息。”

  早在去年底,就有香港媒体报道:金蝶在上海张江圈地,建立新的研发基地。文章同时称:2005年金蝶总收入为15亿人民币,而金蝶来自上海的软件收入将达到10亿人民币。一时间,金蝶北迁上海的传言在业界流传。

  对于弃深圳选上海之说,金卓君认为金蝶公司与深圳鱼水情深,金蝶作为深圳市软件业的龙头企业,每年的年终员工大会深圳市领导都会出席,各级领导对金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金蝶不会离开深圳。

  但她同时表示,金蝶未来的研发重心会向上海倾斜,金蝶高端领域的软件集中于上海中央研究院,这是金蝶未来业务的核心。

  “选择上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人才的尊重。上海有很多高校,集中了很多优秀的软件人才。我们去上海招聘时发现,很多上海高校毕业生不愿意离开上海,他们认为上海具有更优越的地域优势。金蝶决定在上海建立一个新的研发基地,吸引这部分人才。”金卓君说,“从时间上看,这是一个由远及近的关系,未来的产品将集中于中央研究院,也就是在上海。”

  但更多的人认为,金蝶将未来重心放在上海,与深圳城市地位有关。自开发长江沿江经济带,上海的经济龙头地位确定之后,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东移至上海。1999年,上海市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利用政策和资源的“聚焦”,资本和人才的聚集,在张江重点培植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产业。候鸟北飞,许多深圳的企业开始纷纷将重心北移,这其中包括深圳的龙头企业中兴、华为等。

  金蝶内部一员工透露,金蝶所在城市深圳,比用友总部所在地北京差了许多,因此选择上海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时,金蝶在上海“张江圈地”也被看作对用友在北京“永丰圈地”的回应。

  金卓君否认与用友有关,“我们与它们不一样,它们是钱多了没法花,我们选择上海是经过谨慎考虑的,我们是为精英人才在上海建一个窝。”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