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种当年并不经意的零散记忆,却可能成为滋润复旦人终生的精神营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了革命军;“五四”运动发生后,复旦学生说服荣昌祥西服店带头停业,挨家鼓动多处商铺关门,直接促成了“六三”罢工罢市,将这一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复旦义勇军50余人加入十九路军,协助据守吴淞口至蕴藻浜一带防线……
复旦大学有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开端。1905年,中国正在新与旧的撕扯中挣扎。日俄战争在春天结束,废除科举的命令于秋初颁布。而私立大学复旦则夹在其间,在抵制外籍传教士对震旦学院的干涉中悄然诞生。
团结救国与刻苦读书,服务他人与自我牺牲,追求学术独立与投身革命洪流,从此像一张纸的两个页面,淋淋漓漓地写满复旦百年。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燕爽回顾说,在国内高校,复旦最早将商科教育纳入民族自强自立的历史叙事中,且大力推崇工商精神,参与促成了上海“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比如,在辛亥革命前的1905年到1911年,复旦的西学科目就占了2/3。1952年秋,浙大、交大等10余所高校的有关系科陆续并入复旦,复旦由此成为全国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云集了苏步青、谈家桢、朱东润、陈建功等大师级教授,不同的人文背景和学术追求互相交流、碰撞、融合,客观上更促成了复旦的兼容并蓄。
这个怀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百年名校,依然步履轻盈,在欢庆百年的礼乐声里,已在满心期待和规划着一个新的黎明、新的日出。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说:“复旦要培养学科知识结构宽广,具备高研究能力,富于创新思维,具有国际化视野,德才兼备的杰出栋梁之才。复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一定位,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仅1983年至1985年的3年间,复旦大学就与50多所国外大学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到目前已达到100多所。2004年一年,复旦就有637人次的学生赴海外交流。而到复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超过3000人,居全国综合性院校之首。
复旦改变人生
———国运兴复旦兴,在新中国高教史上写下华章
复旦拥有开放的心态。早在“文革”结束后,当多数人对“外国”二字还避之惟恐不及时,复旦大学已毫不犹豫地与国外大学联系,将年轻学者与学生送出国门深造。谢希德,这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也因其崇高人格与卓越才干,成为深受复旦人尊敬与感念的一任校长。
———大师辈出,托举学术高峰,传承文化衣钵
类似的故事,几乎每一位在复旦成长起来的晚辈教授、学者都会讲述。每一个学科专业的学术传承,也由此变得脉络清晰,顺畅有序。比如数学系,由苏步青而谷超豪、李大潜、洪家兴,三代师生4位院士,都有着思维严谨、为人谦虚低调的个性人品,以及一脉相承的教学思路和专业精神。
“复旦大学给了年轻人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这使复旦青春永驻!”曾经在1993年任复旦大学辩论队教练、率队在新加坡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力拔头筹的哲学系俞吾金教授这样说。
新华网快讯:值复旦大学庆祝建校百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给年轻人机会,大学才会青春永驻
今天的复旦,已有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5人,博士生导师746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突破。
“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探究一所大学的灵魂,先要从搜罗它的记忆开始。
按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的说法,当年在经济窘迫、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里,复旦养成了一种不卑不亢的平民气质和务实态度,着眼为社会服务,培养富有职业精神、服务意识的学生。1918年,复旦学生看到不少学龄儿童流浪街头、无力入学,便倡议利用复旦游泳池边的更衣室创办义务平民教育———这成了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最初萌芽。
这样意味深长的新旧嬗变,把复旦推上时代剧烈震荡掀起的潮头,使它的第一声啼鸣就显出别样高亢。
更弥足珍贵的,是复旦严谨而丰厚的学术衣钵的传承始终不绝如缕。正直高贵的人格,淡泊名利的胸怀,复旦名师的风范,润物无声地影响了一代代复旦学子。
1905年5月,以翻译《天演论》轰动中国知识界的严复,刚刚走下欧洲返国的海轮,就应复旦首任校长马相伯之约担任学督,将废八股、求西学的热情投给新生的复旦公学。马相伯则在演讲中教导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继任校长李登辉曾在一次毕业典礼中阐述复旦精神即“团结、服务、牺牲”。
山高九仞,灿然星辰弘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