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二胎电影”快马扬鞭 亲哥亲妹“相爱相杀”

2019-02-14 15:01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二胎电影”快马扬鞭 亲哥亲妹“相爱相杀”

 
 

◎董铭

这不,二胎政策开放没多久,独生子女的父母还在纠结时,二胎电影就快马加鞭地上映了。如果算算《快把我哥带走》里的人物年龄,他们应该是最早的“00后”,那时二胎还很稀罕,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中有兄弟姐妹的没几个,大多数人就像电影中时秒的闺蜜妙妙,一人独享着父母的宠爱。可独生子女也有着看多子女家庭影视剧的需求,事实上大家都曾羡慕过《成长的烦恼》里的杰森一家,三个活宝多热闹。于是,咱们也有了部《家有儿女》,当年编剧可真不容易,为了绕过政策这个最大的Bug,愣就是给夏东海他们家设计了个海归+重组的复杂关系,绞尽脑汁地凑出了个合理合法的五口之家。让夏雪、夏雨和刘星成了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上演了一出中国式的成长烦恼。

终于熬到了《快把我哥带走》,政策放开了,时分、时秒兄妹成了名正言顺的亲兄妹,都是妈妈姜宏波的孩子,当父母处于缺席状态时,家里就成了这俩高中生的天下。影片前半段上演的各种“相爱相杀”桥段同《家有儿女》很是相似,调皮捣蛋的哥哥戏弄心地善良的妹妹,幼稚中二的整蛊笑料,细腻的生活细节雕琢,但整蛊的程度是不是有些“过”?

有人问彭昱畅演的哥哥咋能这么“坏”这么“贱”,天天净想着欺负妹妹,下手还那么重,不知道爱惜疼护,这真实吗?能问出这种问题,足见中国这一代独生子女对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意已经有多么陌生。漫改固然是有所夸张了,但这样的情况肯定不在少数。

影片中的许多细节就来自于台湾女导演郑芬芬自己的经历,她小时候也时常受哥哥欺负,长大后相敬如“冰”,直到一次偶然的事故,才体会到亲哥哥的挺身而出与默默爱护。郑芬芬在片场把这些感受讲给彭昱畅和张子枫听,帮助这俩独生子女“放得更开些”,不要客气羞涩,其实就是要找回兄妹间的那种微妙的“亲密度”,这种“亲密度”距离独生子女们已经远到难以理解,如今可能会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而回归。

有人说我虽然没有亲妹妹,但我有表妹堂妹呀!那还真不一样,不是同一对爹妈生的,不在同一个屋檐下“虎口夺食”,很难体会到家庭资源的“紧缺性”——同亲戚之间那种礼貌相待偶尔“争锋”真不是一个级别。好东西非动手“抢”不可,稍一心软,就会像时秒那样落了下风。《快把我哥带走》中就有一对“万岁万幸”兄弟,正好与时家兄妹相对照,他们是重组家庭的非亲生兄弟,天然有隔阂,不可能毫无顾忌地打闹,用时分的话来说“你们那叫客气”。不见外,下黑手,这才是检验兄弟姐妹间感情的重要标准,越是打得头破血流,越是没心没肺,越是“亲的”。

更何况电影中的时分年纪不大,是个尚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妹妹出生前他也是独生子,想必也曾被父母宠坏。那种“皮”的性格早已印在了骨子里,真要要求他像成年人那样理性也不切实际。在儿童心理学中,有一种常见的矛盾情绪:越是喜欢的人,越是要去欺负一下,非如此不能掩饰内心的在乎。兄弟姊妹间就是这样,欺负与爱护并存,高兴起来一起玩,不开心就乱打一气,再怎么折腾都没有隔夜仇,这就是血缘的奇妙。

别看兄弟姐妹在家里斗得你死我活,真要跑到外面去了,又是出奇的团结。“你敢欺负我妹!”“我找我哥去!”……一时间,完全没有家里的那种势不两立,也难怪妙妙会满心羡慕,外人还以为他们在家有多和谐呢。《快把我哥带走》特意用了一场对决戏,来清晰地展现这种“放下内部矛盾,一致团结对外”的局面。当时分被别人家的哥哥追打时,时秒虽已被更改了设定,不再是妹妹了,但她仍然站出来,共担风险,共御“外敌”。而就在爆笑场面之后,导演又安排了一段亦真亦假的心声吐露,这个处理很巧妙,既揭开了之前含而不露的情感,又因为特殊的场景避免了突兀和生硬,“四两拨千斤”地暖了心。

“真有哥哥的人才不会是兄控”,这是在幽·灵漫画中的一句话,原著一直在声讨哥哥,作为妹妹,只能是生气和无奈。然而这种条漫的细碎内容难以撑足一部影片,如何提炼出主线,做出完整的戏剧结构,就要靠创作者的二次挖掘。《快把我哥带走》电影版的最大创意所在,就是打破了兄妹间天然的血缘关联,真正实现了“快把我哥带走”的愿望,让他变成了别人家的哥哥。这种更改时空的强设定,也是近年来屡试不爽的编剧法宝,前后鲜明的对比,从主观视角变成客观视角,甚至是上帝视角,自然能够挖出更丰富的细节,重建人物成长的逻辑。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