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部分行业就业景气指数翻倍 企业重启“万人招聘”谋转型
王力凝
当得知陕煤化集团的招聘信息后,位于陕西汉中的应届毕业生小孟迅速填写完应聘人员登记表,并发送至报名邮箱。
当前正值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季,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是很多毕业生的热门选择。
但对陕煤化集团而言,与前两年“分流安置职工”不同,这次是制定了“万人行动计划”:从2018年到2022年,陕煤集团将采取校园招聘和社会化选聘的方式招录一万人。其中,2018年的校园招聘人数多达2800余人。
随着2016年、2017年两年“去产能”工作的超额完成,煤炭、钢铁价格上涨,企业效益提升,“去产能”让众多传统能源企业度过了前些年的困难时期。提高产能供给质量已成为2018年去产能工作的主攻方向。
和产能升级一样,这些传统企业也寄望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从人员“分流”到大举招人
陕煤化集团的招聘公告显示,需求专业除了煤炭相关专业外,还包括了化工、材料、装备制造等专业,具体涉及采矿、煤化工、电子交易平台等多个职位。
数据显示,2018年招聘高校毕业生总数2841人。2017年陕煤化集团校园招聘610人,而2015年该公司面向校园招聘人数只有88人。
2018年除了招聘人数大幅增加外,陕煤集团对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岗位比例也在加大,40多个岗位明确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
“今年这么大的招聘规模,在最近几年的确是首次。”陕煤化集团办公室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16年以来公司分流安置员工5万人,清理了大量“劳务工”,在册员工减少了近2万人,仅陕煤化集团下属陕钢集团就压减了员工8000余人。
“以前外界认为陕煤就是一个煤炭开采企业,现在要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该人士表示,今年招聘的职位中也涉及到公司的智能化无人开采、煤制油、煤制烯烃、装备制造等产业。按照陕煤集团的目标,公司计划到2020年,让具有一本及以上学历的党建及经营管理员工达到80%以上。
该人士认为,像公司一些矿井实施的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对进入地下开采煤矿的工人需求减少了,但相应的对监测、远程控制等技术人才需求增加。
按照陕煤集团董事长杨照乾的理念,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希望把公司从传统能源企业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服务商,走出一条“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煤炭、钢铁行业通过实施去产能政策,已经分流安置职工110余万人。现在,很多煤炭、钢铁企业也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记者注意到,随着行业景气度和企业效益的提升,诸如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兖矿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沙钢集团等煤炭钢铁企业在2018年校园招聘人数上都远超前几年。
山西省一家大型煤炭企业党委宣传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校园招聘已经结束,今年招聘人数和往年相当,但更注重高质量人才的引进,这样的底气与近两年煤炭企业效益增强是分不开的。
3月2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了《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煤炭行业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5亿吨目标任务;据相关部门数据,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煤炭去产能5亿吨以上。受益于去年煤价大涨,90家大型煤企2017年利润大增4.5倍。
从行业统计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能源矿产冶炼、电力等传统行业依然排在就业景气较差行业前列,相较于新兴产业,这些企业的用工需求仍较为低迷。
但是,相比于一年前,这些传统行业的就业景气度已经明显提高,部分行业就业景气指数几乎翻倍。智联招聘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能源矿产冶炼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61,去年同期为0.32;电力电气的该指数为0.94,去年为0.56;石油化工该指数为0.75,去年同期为0.36。
2018年去产能主攻质量
在煤炭企业人士看来,通过实施员工分流安置,再引入高端人才,这也是另一种“去产能”。
在山西,金融业务正在成为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发力的新增长点。
4月24日,晋煤集团在上海自贸区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弘创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业,注册资本10亿元。
晋煤集团董事长李鸿双表示,通过布局融资租赁产业,摆脱煤炭资源依赖,有助于进入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企业“二次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