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看着大礼堂台下攒动的人头,韩少云心中有些感慨。两年前的4月,也是在这国家会议中心,远在美国韩少云通过大屏幕,和数百达内员工、学生代表以及媒体实时连线,敲响了纳斯达克的开市钟。
9月25日这一天是达内召开十五周年庆典启动的日子。
15年前的2001年,作为亚信高管的韩少云选择辞职,在加拿大创办了一家IT培训公司,次年,这支由留学生和技术移民组成的8人团队集体回到北京中关村创业。15年后,达内分布全国的员工已经超过6000人了。
主持人撒贝宁动情地说出“风雨兼程”这四个字时,让韩少云想到了过去,但对未来又有些期待起来。
15年,达内坚守着什么?一路走来,尤其在IPO之后,它又经历了哪些“改造”?鲸媒体近日专访了达内CEO韩少云。
(达内CEO韩少云)
业内拿到风投第一家 VS IT培训第一股
1
2003年9月的时候,韩少云拿到了IDG的风险投资,那是达内团队回国的第二年。韩少云回忆道,彼时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危机还没完全过去,达内作为和互联网概念沾边的IT培训机构,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培训业第一家拿到风险投资的机构,甚至早于成立年头更早的新东方、学而思等教育机构。
但那时候的达内还很小,老师只有几个人,学生只有几十个,是通过在报纸边缝打广告招来的。他们挤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的两个办公室里上课,几台老式的台式电脑主机成日“嗡嗡”地响着。来上课的都是大学毕业着急找工作的学生,从那个时候起,线下集训式的培训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8点半准时上课,连续几个月封闭式学习,学得不达标会被强制留级。对于学员来说,达内的培训更像高中生活,和松散的大学氛围全然不同。据说,作为达内的第一个投资人,IDG投了50万美元,就拿到了30%的股份。这一定程度上,也反射出中国民办教培机构在投资机构心目中的分量和赔率。
“2000年之前有个好的IDEA就能拿到风险投资,但2000年泡沫破灭就比较难了。其实公司成立前后我们也见了二三十家投资机构,但很多机构不投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培训行业是‘钢筋水泥’,门槛太低。”韩少云笑起来,在2005年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培训都是小打小闹,那时候说的电脑培训就是教别人打五笔字、学office软件,“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电脑培训的,那时对外就说自己做编程培训,这样显得更高大上一点”。
那时,投资机构也看不大懂达内的定位。彼时,国内广告满天飞的IT培训有北大青鸟和华育国际等,但这些机构学员定位几乎都是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生),而达内则把大学生当做自己的客户群。
韩少云有自己的判断。他此前在亚信工作时发现国内培养出来的IT人才无法被外企看重,主要原因是学校教的课程和实际应用脱轨。其实早年有着大学本科学历的他,刚来到加拿大时也曾报名参加培训班,以学习适应北美IT行业的实用技术。
因此,他判断高端IT培训与市场脱节是国内大学教育的普遍问题,国内这块市场存在刚需;另一方面,当时科技公司、软件公司招聘技术人才都要求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他也不认为高中毕业生转变为软件工程师有很高的成才率。
韩少云不认为自己是屌丝创业,毕竟自己1995年进入还是创业公司(人数不到30人)的亚信,2001年离职时,亚信已经上市,人数近1万人,“我经历了一个公司从创立到上市的全过程,等于上了一个MBA,所以后来我一创业就有了融资的意识”。韩少云甚至还预想,把达内5年做到上市。
“理论指导实践,我相信我的创业逻辑是对的,但没想到做了12年才上了市。”韩少云笑起来,“这说明模型是理想化的,实践还是苦逼的,总有新挑战、新问题需要解决。”
跟现在的互联网+教育“独角兽”公司相比,达内拿融资的速度并不快,2003年拿了IDG的融资后,达内开始尝试异地扩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这一年,达内拿到了集富亚洲和IDG的第二轮投资,此时达内推行O2O教学和“学生先培训,毕业后付款”的学费分期模式已经两年多了,此时到来的新融资给韩少云他们送上了“冬日里的暖汤”。3年之后,2011年9月的融资,让达内开启了加速开设学习中心的里程,如果按时间点倒推,此时10岁的达内离上市还有三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