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金属产业始终是不折不扣的节能环保产业。11月8日,第十八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及展览交易会 在广州开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同时,禁止“洋垃圾”进口政策出 台、固废进口标准提高、固废法修订征求意见、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环保督查深入推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加需要沟通交流和协调自 律。
陈全训强调,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总体质量和效益不高,新的发展动能集聚不足,生态环境要求日益严格,产业绿色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国际产能合作、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扩大应用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大有可为
陈 全训指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2018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践行绿 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市场、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在环保提升、技术研发、装备自动化、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有力促进了中国再生金 属产业发展,为全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1-8月份,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571.05万吨,同比增长 3.82%。其中,精炼铜产量584.29万吨,同比增长11.35%;原铝产量2221.16万吨,同比增长3.45%;铅产量309.48万吨,同比 增长6.21%;锌产量369.52万吨,同比下降1.42%。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8%,比2017年同期有所提升。初 步测算,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1066万吨,其中再生铜220万吨、再生铝550万吨、再生铅170万吨、再生锌126万吨。预计全年产 量约1450万吨,同比增长5%;再生铜原料、再生铝原料进口量(实物量)同比分别下降35.9%、25.3%。国内再生金属原料回收量同比稳步增长;企 业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原生+再生”的企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从传统的“原料进口+产品输出”转向“投资+贸易”方式;值得 注意的是随着进口政策变化,进口审批量骤减,大量企业因原料不足减产甚至停产,企业转型压力较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 兼秘书长王吉位认为,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在2018年发生了很多变化,经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发展,到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再生”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各国民众的支持,坚信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前景向好、大有可 为。
中国再生金属产业进入窗口期
王吉位介绍,目前,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总体政策形势:一是再生金属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二是 有色金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推动再生金属比例不断提高。三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难得的机 遇,同时,对再生金属企业的环保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产业绿色化协同化日益加。五是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六是贸易摩擦对再生金属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根 据国际再生金属产业格局变化判断,一是中国企业更深融入国际市场。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制造业大国,有色金属消费量全球第一,资 源全球配置、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市场对再生金属原料的需求不仅没有变少而是更多;产业转型升级,先进技术设备需求大。不断提高的环保要 求,衍生出对先进技术装备的巨大需求,预计今后几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装备领域的巨大需求将转化成更多的务实合作。二是国外企业加快进入我国市场。大 多数是发达国家再生金属企业和设备企业对我国市场普遍看好,认为目前是进入的窗口期,特别是中国市场整合带来的机遇和空间激发了国外企业进入中国的信心和 行动,有望带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全球再生金属产业发展质量。三是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增长迅。今年以来,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废金属快速 增长,但这些国家的处理能力有限,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的管理部门一时陷入纠结,各国正在制定或修订进口管理政策,使其更加适应本国的发展阶段。
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王 吉位认为,当前,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面临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全球范围内再生金属比例上升是巨大利好。中国市场需求还在持续释放。需要引进更好的企业、更 好的技术,包括原料智能化识别分选、废金属保级利用和直接利用技术、灰渣综合利用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绿色“一带一路”加速建设。 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已制定了绿色项目的标准,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污染防治、节能低碳园区建设等领域确定为绿色信贷未来重点发 展方向,助力企业抓紧绿色投资机遇,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