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去产能”转向“补短板”,多省份谋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简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等也是各省份2019年的发力重点。
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的经济“成绩单”纷纷出炉。在对2018年进行回顾的同时,各省份也提出了2019年的“小目标”,大部分都提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强省需加强国际竞争力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江苏省发展的根基所在,在14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江苏依旧坚持制造强省,提出聚焦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环节,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端制造品牌。
此外,报告还针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出,要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
2018年6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打造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每个集群建成1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集群共创建3~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立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全国来讲,江苏制造业整体上有比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制造业涵盖的面、规模、产品质量、产品制造模式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如果跟全球竞争对手来比,江苏制造业还是有努力的空间,特别是研发这一块。“江苏有很多大学,市场广阔,也有充足的金融资源,在研发上还应该做大力度的投入。”
同样需要拓展国际化生产与竞争视野的还有湖北。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大省,2018年以来,湖北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方面,以宝武集团为代表的企业继续稳步发展,标志着湖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产能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另一方面,华星光电、京东方、小米、富士康等大型高端制造企业纷纷落户湖北,为湖北带来大量投资与就业的同时,也拉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4日上午在武汉召开。今年湖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湖北将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湖北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更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对集成电路、数字、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十大重点新兴产业,湖北省将全力推进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区域经济方面,湖北省将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支持襄阳、宜昌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重点城市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表示,对于湖北而言,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做好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在以上海为首的东南沿海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承接好传统制造业在湖北的落地和产业内升级;其二是建设战略新兴产业,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发展为引领,实现湖北制造业的多元化和升级。
去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新增国家高新区3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多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00亿元。2019年,湖北要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0个以上,续建620个以上。但陈波也提到,湖北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需要借着自贸区改革与创新的东风,以及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机遇,实现本地区制造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拓展湖北制造业的国际化生产与竞争视野。
数字经济是发力重点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等也是各省份2019年的发力重点。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4日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北京将狠抓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包括实施北京智源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带动各领域各产业升级和变革;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拓展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奔驰新能源汽车、超高清显示设备、集成电路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无人机小镇”等重大项目落地等。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等是各省份2019年的发力重点。图为北京新机场西110KV变电站内的悬挂轨道式机器人在巡检变电系统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