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松书记指出,这次支部专题学习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今天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是与大家工作息息相关的要事,更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对此话题的关注程度、学习深度是衡量大家境界高低的一把尺子。置身于大学校园的教育工作者,是最具理性的群体,需要以更清醒的认识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树立为学校事业发展殚精竭虑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
王寒松书记指出,总体上,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要持积极肯定的价值判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带来的是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各种文化思潮在开放环境下相互交流和冲突是必然现象,不因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与西方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以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总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寒松书记强调,要以正确文化观分析研判社会思潮。文化观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如何对待“古今中外”的问题。党和国家对文化观的认识经历了逐渐成熟、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史以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始,面对落后局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转变,新文化运动顺势而生,形成了“自由主义”“复古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三种文化观三足鼎立的局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脱颖而出,成为共产党人的选择,成为主流文化观,并随着实践逐渐得以巩固,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醒和思想觉醒。改革开放40年,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急剧变迁,但“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批判性继承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愈加成熟,愈加成为共产党人的共识。面对新时代各种思潮的新表现,我们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定要坚守正确文化观,始终保持文化定力。
王寒松书记强调,要以辩证思维警惕西方社会思潮不良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从来不是“自说自话”,总要吸收、融合外来的文化。对于任何一种思想观念来说,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我们不能完全采取“拿来主义”态度面对西方文化,而是要采取批判性继承的科学态度,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为原则,坚决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渗透,守住意识形态底线。特别是当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往往寄生于各种文化艺术作品当中,需要大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鉴别力,让主流价值观扎根师生心中。(通讯员: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