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湾来当“采购员”
采购400万元台南水果、签署花卉投资项目2.22亿元、首期农民台湾培训班开课……在短短的4天内,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与台湾的合作项目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签约,桂台农业交流合作渐入佳境。
“这次来台,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合作项目和深化交流发展。”7月1日,刚下飞机的郭声琨就开门见山说出了这番话语。郭声琨说,此次赴台参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就是要采购一批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继续保持和扩大桂台间经贸合作发展的强劲势头。
7月2日下午,“2010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在台北市成功举办。论坛期间,桂台双方洽谈了贸易类合作项目56个,金额2.27亿美元。广西不但从台湾进口机电产品,还进口更多的农产品;不但要支持台湾的工商业,还要支持台湾广大的农民兄弟。由于处在同一纬度,广西和台湾气候、地理条件相近,两地农产品也有很多相似和互补的地方。通过农产品采购活动,桂台间的农产品在采摘季节、品种、质量等方面形成互补。
敲锣打鼓、瑞狮迎宾。7月3日,台南县南化乡小伦村果农以最传统诚挚的方式,迎接前来采购的广西代表团。台南县宏联果菜运输合作社、高雄县大寮乡农会、嘉义县民雄乡农会共向广西递交了总量246吨、价值400万元水果的货单。
“到台湾来当一个"采购员",感觉挺好。”在芒果地里,郭声琨风趣地说,“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今后桂台的贸易和采购形成经常化、机制化、制度化的安排,来台湾要采购,不来台湾也要采购。”
ECFA签署后应势而来
“我们是ECFA签订后,第一个到台参访的大陆代表团,可谓应时而动、适势而来,兼得天时地利人和。”郭声琨说,广西是ECFA的早期收获者、最早受益者之一。同时,广西也将抓住机遇,先行一步,推动桂台经贸文化合作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
为期5天的“宝岛行”,桂台双方探讨了在ECFA框架内深化桂台产业、企业合作,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合作,携手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共同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现实路径。
“ECFA签署后,大陆将成为台湾品牌、服务贸易向东盟出口的绝佳舞台,这不仅为台湾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使台湾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及转型。”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徐遵慈说,东盟不仅是台湾重要的出口市场,而且发展速度较快,蕴藏着极大的潜力,自贸区的启动又将进一步带动东盟国家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而台湾在这些领域方面具有丰富的市场开拓和管理经验,刚好“大有可为”。
“台商要开拓东盟市场,工厂设在广西是最好的选择。”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说。台湾仁宝集团董事长许盛雄则认为:“广西必将成为台商投资的一个新热点地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台湾企业投资布局北部湾经济区,既可以开拓东盟和大陆的广阔市场,又可以同时利用东盟和大陆的比较优势。“可以说,投资布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台商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最佳路径和现实选择。”郭声琨说。
“我们都是一家人”
7月3日上午,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一行深入到花莲县秀林乡达基力部落。好客的东道主为远道而来的广西客人准备的第一道菜,叫“我们都是一家人”。秀林乡女乡长许淑银说,这是太鲁阁族人的私房菜,只有亲人来了才舍得拿出来。她把一筒竹筒饭递给郭声琨,邀请他一同敲开:“这叫一拍即合!”
郭声琨拿起一只红薯掰成两半,把其中一半递给许淑银:“广西有桂林,花莲有秀林,"双林"本一家,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此时,浓浓笑意荡漾在依山而建的竹木小楼里。
桂台少数民族交流往来积淀深厚。本世纪以来,广西每年举办一届桂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周,已邀请台湾阿美人、傣雅人、卑南人、排湾人等500多人次到广西交流。
7月4日,在彰化县西州乡客家庄,同为客家人的郭声琨犹如回到了家一样,用客家话跟乡亲们话起了家常。今年已经70高龄的张春星,祖上在清朝末年从广东梅州迁到这里。看到来自广西的郭声琨一行,赶紧请他们进屋,边吃当地特产麻薯边聊起了客家人的过去和现在。“他说他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发展,还在外面买了房子。”看到旁边的记者听不懂客家话,郭声琨热心地做起了“翻译”。
临走前,郭声琨握着张春星的手说:“有空来广西做客,就来找我吧。第24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明年在广西北海召开,到时候邀请你来。”
“好好好,感谢客家兄弟!”张春星说。“有时间还来啊,都是一家人。”临走前,乡亲们依依不舍地与代表团成员握手告别,相约再见。
7月5日,郭声琨搭机离台之前,用“根、情、利、和”4个字概括这次访台交流。“根”是双方根脉相连,在台湾就像在家乡一样;“情”是双方有同胞之情、兄弟之情;“利”是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和”是两岸和谐,希望两岸共同发展繁荣。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