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全会会场返回各市州的代表们有一个共同而强烈的感受:这次全会前所未有地重视市州发展,不少关于地方发展的内容已经上升为全省战略。
我们来梳理一下全会报告就会发现,资阳作为环成都经济圈这个大家庭当中的重要成员,着墨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报告中,有10点都与资阳发展密切相关。包括“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支持成都向东发展,带动资阳等周边城市崛起,支持成资同城化突破,支持资阳建设中国牙谷等等等等。
从区域发展布局看,省委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其中,作为“主干”的成都,要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多支”中,资阳所在的“环成都经济圈”成为重中之重的一支,将与成都协同配套,积极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建成与成都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
从自身发展来看,省委为资阳进行了重新定位,支持资阳建设“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新兴城市”。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拗口。把它拆分、提取出4个关键词或许更容易理解:成渝、门户、枢纽、临空。
资阳履新的市委书记陈吉明认为:所谓门户,就是出入口,必经地,资阳是成渝之间唯一一个直线连接并处于中点位置的城市,是成渝往来的要素流通通道。
所谓枢纽,主要指交通,成渝高铁、老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资阳已经成为距离成都和重庆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最近的一座“楼台。
未来的重点和抓手也很明确,就是做好“成渝”和“临空”产业两篇文章。
看趋势:
区域经济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拐点
凡是大型城市的崛起,似乎都遵循了同一种发展路径,就是要先吸附周边城市的人才、消费等等要素和资源,完成原始积累。北京、上海如此,成都似乎也不能例外。
2017年,成都市GDP接近1.4万亿元,是排名第二的绵阳市的6.7倍,是资阳的14倍。首位城市和其他市州比经济体量悬殊,不少人担心,随着成都“主干”地位的强化,今后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省委提出构建“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就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一些地区走过的历程看,城镇化率达到50%后,区域经济的空间形态将逐步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的拐点。
“一干多支”的布局,不仅强调了成都作为主干的中心地位,更为成都赋予了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承担起区域“辐射扩散”的功能。
目前,这种“辐射扩散”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前不久,3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口腔专家到资阳正在打造的“中国牙谷”任职,与他们一同落地资阳的还有不少来自成都的口腔企业。去年下半年,上百家鞋企从成都转移至乐至和安岳,此外,还有汽车、旅游、绿色农业等等产业配套协作的例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格局分为“一区两片”,成都一片,资阳一片。
成都片区重点发展与机场运营紧密相关的物流、保税、航空制造等相关产业,适度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关联业态。资阳片区重点发展临空制造、高端商务、旅游度假等临空指向型产业。到2020年,资阳临空产业新城将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同步建成。
不难发现,产业布局中,成都与资阳协同配套、紧密相关。这释放出一个鲜明的讯号:成都“一城独大”的局面正在迎来根本的改变,资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窗口期”。
看优势:
交通、产业、平台、生态四大优势奠定发展基础
今年,资阳刚刚度过了它的20岁生日。作为送给资阳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今年5月召开的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大会上,数百名领导干部对资阳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自我审视,这份礼物别具意义。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市州,客观上,资阳建市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短板多负担重的基本市情仍未改变,还面临发展不充分、质量不高的较大差距。不过,设地建市2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曾两次迈上千亿台阶,这个成绩也来之不易。
经过20年接续奋斗,如今的资阳,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成资合作、成渝合作、成都经济圈的竞争协作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