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日消息(记者张瑜瑜)11月1日上午,由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在该馆隆重开幕。该展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系列专题展览之一,将通过互动模型、微缩模型、虚拟现实AR互动等多种现代展览形式,展示榫卯工艺在古今生活中的应用。
11月1日上午,由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在该馆隆重开幕。(央广网记者 张瑜瑜 摄)
“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共计展览面积2000平米,包含展品38件(套),分为“七千年前的发明、古代建筑的智慧、中式家具的灵魂、形形色色的榫卯、现代榫卯的演变”五大主题分区。
开幕仪式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向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代表和鲁班锁捐赠人代表颁发了证书,并和参加展览的嘉宾、媒体、公众共同参观了展览。开幕式由中国科技馆副馆长欧建成主持,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刘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铁军等专家受邀参加。
正在观看模型的孩子们(央广网记者 张瑜瑜 摄)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榫卯是肇始于我国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项重大发明,上至巍峨宫殿,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车辆,小到桌椅板凳,都离不开榫卯技术的应用。在漫长的工艺探索中,我国古代工匠不断创新,创造出样式繁多、精巧无比、适用于不同器具的榫卯结构,显示了古人的匠心与智慧。
榫卯工艺在古代建筑、家具、造船、造桥等不同领域以及现代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在“形形色色的榫卯”展区前,围满了前来参观的小学生,孩子们对高大的商代战车模型和宏伟的宋代海船模型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边观察古代车轮“爆炸”模型,一边通过平板电脑了解古船的榫卯应用,在现代化的科技手法中穿越古今,感受榫卯的魅力。
在“现代榫卯的演变”主题展区,陈列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等建筑模型,它们都是以榫卯元素作为核心理念设计建造的。展览还引入了傅中望等著名雕塑家创作的榫卯主题艺术品,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在“七千年前的发明”主题展区,观众可以看到有七千年历史的馆藏文物珍品——河姆渡木榫卯,近距离感受它的沧桑和精巧,还可以看到巢居、干阑式建筑的复原模型,了解榫卯的发明与起源,感受榫卯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在“古代建筑的智慧”展区,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晋祠圣母殿等五座代表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微缩模型一字排开,“灯火辉煌”的建筑内景、“随意开合”的隔扇门窗、“迎风摇动”的檐角风铃,给人一种气韵天成的视觉震撼。观众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从构架到节点,再到榫卯,一步步深入地了解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并通过AR互动方式,进入应县木塔的塔内感受虚拟漫游,探索木塔历经地震的考验仍能安然无恙、巍然挺立的秘密之所在。
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可以随展品“穿越”回明朝,欣赏到造型优美、线条简约的画案、格柜、罗汉床和圆婉柔和、丰满劲健的圈椅,可以通过爆炸模型观察中式家具的榫卯结构,还可以学习拆装各种榫卯模型,自己组装一件小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