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菜市场商户来说,蔬菜一般直接从蔬菜批发市场进货,且无挑拣无包装无需储存直接售卖。除此之外,菜市场商户一般都是夫妻店甚至是1人店,节省了人工成本。最低的人工成本、运营成本、包装成本,使蔬菜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
据了解,进驻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后,成交每单都会被平台抽成,根据地域、品类的差异,抽成幅度不等。一位进驻美团的商家对新金融观察记者介绍,进驻美团的商家,若由美团配送,抽成比例在18%—20%,用户支付的配送费由美团接收;若由商家自行配送,抽成比例则为5%—8%;若签署独家合作平台,还可以有优惠,具体数字由市场经理与商家进行协商。
而生鲜电商的成本则更高。消费者在生鲜电商上感受到购买便利的同时,享受的是精致包装(纸盒、包装袋甚至是冰块)、冷链物流、配送到家以及相对更为完善的售后服务。除此之外,平台的人工成本、营销成本、仓储成本也会或多或少地转嫁到商品价格上来。
别以为生鲜店赚得更多
菜场摊主:
我不知道马云说的新零售是什么意思,但我觉得生鲜店对我没啥影响。到我这里来的,都是熟客,从来不问价,几毛钱零头我也不收,你去生鲜店一毛钱都不能少,一个塑料袋还要1毛钱。莴苣叶子在店里都拿胶带缠上一起算重量,我都给它摘掉再卖。就像十多年前超市刚开起来一样,人们图新鲜去超市买菜,你看现在谁还去?结个账还得排队等半天。我卖菜卖了三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还没有现在这个小区,这里是一个大市场。如果说再过二十年不会再有菜市场,反正我是不太相信。不过,到那个时候,我也该在家养老了,嘿嘿。
“你赚一块,我赚两个五毛。”菜市场的老刘嘿嘿一笑。
在聊了一个小时之后,被问及“你觉得你跟生鲜店老板谁赚得多”时,老刘终于给出了这样意味深长的答案,“当然,做得很厉害的咱比不了,人家做的是大买卖,我就是跟一般的比。”
老刘的菜摊在一个比较老的小区菜市场里面,媳妇跟他一起卖菜,儿子在一旁则垄断了整鸡、分割鸡肉、鸡蛋和一些调料的生意。三个人的摊位盘踞在整个菜市场的中间位置,这个“小家族”在整个菜市场也时常引来周围摊主羡慕的眼光。
老刘的菜摊是一个L形,对于菜市场来说,这是最有利的形状,“摊位费900块钱一个月。”老刘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一进门口的便宜,400块钱一个月,但谁进来买菜都不喜欢在第一家买,都想往里走再看看。”
除了摊位费,每个月最大的成本就是油钱了。每天早晨4点,老刘的儿子开面包车拉着他去距离自己摊位不到10公里的农贸批发市场进货。新金融观察记者也曾去过那里,那是一个半夜2点卡车云集、交易声此起彼伏、卖东西论“件”的一大片场地。整体来看,批发市场的果蔬价格为菜市场的1/3到1/2左右。
从上午10点到11点,老刘的手就没闲过。刚给上一位顾客结算完,下一个顾客马上就来了。“替儿子码个鸡蛋要码一上午,因为总被客人打断。”老刘说,媳妇不来根本忙不过来,一家人都算是比较麻利的。
11点过后,老刘还要再忙一阵,或许过了中午的饭点,他才能在菜摊旁的躺椅上休息一会儿。
生鲜店主:
前年,我加盟了一家全国连锁的生鲜品牌店。这个品牌打出的“高端消费”“线上渠道”“新零售”“高利润”标签无一不吸引我,所以在其开出前期投资需要40多万元的价格时,我依然决定加盟。然而在东拼西凑、向亲戚借钱来凑这笔巨款时,我也不是没有犹豫:投入数十万以后能得到多少的回报?冒着这样的风险到底值不值得?价格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会有多少人来我的店里消费?然而,看着新零售未来广阔的商业前景,我还是决定,咬紧牙关、挽起袖子:干!
距离老刘菜摊百米之外,是一家开业一年多的生鲜店。上午11点,正是卖菜的高峰期,但店里顾客寥寥。老板娘把店里的菜和水果一遍一遍地码放整齐,为了看起来更加好看,她还给一排排蔬菜喷了水。
“加盟的时候说一年半能回本,现在已经一年零三个月了,我的店是不是位置选得不对?”偶尔来一个客人,老板娘和店里的伙计一同上去迎接。但大部分顾客转一圈看一下价格就走了。毕竟,价格是菜市场的两三倍,更何况是在一个老年人居多的老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