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试论西方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轨迹

2019-02-06 19:59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3.克伯雷与《教育史》

  1920年,斯坦福大学教育史教授克伯雷(Ellwood Patterson Cubberley,1868-1941年)所著的《教育史》一书出版。此书是作者在授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的一部教育史,与其编写的另一部著作《教育史读本》构成配套教材。后者收集了西方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教育文献原始材料,客观反映了历代的教育思想。克伯雷的《教育史》重在阐释教育制度、教育实践、教育管理等,很少论及教育家和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史与文明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详细地介绍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教育史应阐述各历史阶段人类理智发展的巨大进步,诸如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史应重视社会诸因素和它们对教育的影响,并说明这种影响是如何促进人类发展,进而促使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完善。克伯雷重视实际问题和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成为美国学校教育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教育史》作为教科书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为许多大学或学院所采用。

  20世纪前二三十年,美国教育史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欧美教育史研究重心由欧洲转向了美国,从智力史转向了社会史,从教育理论史转向了教育机构史。从20年代到50年代,美国教育史研究在缺乏学科实用性、理论与现实脱节的质疑声中徘徊前进。这一时期对教育史学科影响最大的是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和进步主义史学。

  总之,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教育史研究在繁荣中发展、在徘徊中进步。其表现是教育学者和历史学者开始共同致力于教育史的研究,强调教育史的实用价值;其特点是教育史学科成为教育社会学的基础,教育史研究领域趋于收缩,专注社会机构和政治改革的问题;其结果是教育史研究成果丰硕,许多著作弥补了学科发展的空白;其不足之处是教育史学科领域摇摆不定,常因遵循史学规则而罗列史实,缺乏深刻的阐释和分类,因单纯成为教育社会学的基础知识而导致实质上的学术性欠缺。

  (二)德国教育史学科的拓展

  20世纪上半叶,德国教育史开始由传统的叙述式研究向解释性研究转变,由只注重教育内部研究向跨学科研究过渡。1906年,鲍尔生撰写的《德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出版。该书将教育历史视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刻意就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精神对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突破过去单一就教育论教育的研究模式,力求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野,追求新的研究方法。1919年,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创始人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1882-1963年)撰写的《文化与教育》一书出版。该书通过研究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斯普朗格致力于突破德国传统实证史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德国历史学家卡尔·兰普勒希特(Karl Lamprecht,1856-1915年)①史学的宽阔视野去审视历史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并且运用分析与解释的研究方法去阐述教育史。1921年,德国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赖希魏因(Adolf Reichwein,1898-1944年)出版了《苏联教育制度》一书,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教育的发展动因,运用新史学方法对国外教育制度史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与探讨,并进行理论分析与阐释。1941年,德国教育解释学的代表人物福利特纳(Wilhelm Flitner,1889-1990年)在《西方教育的楷模与目标》一书中指出,传统的德国实证主义史学研究方法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仅仅倡导一种无益的博学,在旧纸堆中玩弄文字游戏,却忘了学者的研究使命。他强调研究教育史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当今的教育实践,使过去与现在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体。

  (三)法国教育史学科的史学化

  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教育史研究同样深受历史学科的影响,主流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史的发展方向,由教育史研究的实证主义倾向向年鉴学派的史学观转向,开始重视从整体、宏观、群体和问题的角度研究教育史发展的轨迹。法国的年鉴学派期望改变历史研究的范式,主张将历史看作人的历史,以群体和民众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从整体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历史本源。法国教育史研究受其影响开始关注教育史整体、注重基层、重视阐释。1936年韦伊(G.Weill)出版的《法国中等教育史》和维亚尔(F.Vial)出版的《中等教育百年史》都将视野转移到更加贴近广大民众和社会基层的中等教育领域。1948年,历史学家马洛(Henri Irénée Marrou,1904-1977年)出版了《古代教育史》,试图将教育史和历史研究融为一体,将教育史置于法国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历史学的年鉴学派对法国教育史研究的直接影响一直持续到五六十年代,使法国教育史研究呈现向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靠近的倾向,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从关注高等教育转到重视中等教育、工人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从以研究精英教育为主转到以社会群体和大众教育为主。

  (四)英国教育史学科的新旧交替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