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母亲后,赵先生向孝顺的媳妇和女儿颁奖。 视频截图由受访者提供
昨天,文新街道竞舟社区一位社工来电:我们辖区内的名仕家园有一户人家,老太太85岁了,多年瘫痪在床,刚刚去世,几个子女很孝顺,非常和谐,前几天他们家庭聚会,专门表彰做得好的媳妇、女儿啥的,还发奖状,初中文化的老大还专门写了总结。
昨天,我们见到了老大赵新民,65岁,老家温州文成,1990年来杭州定居,他跟我们还原了这次家庭表彰大会。
家庭聚会在3月14日晚上新开元大酒店举行,因为白天是去世老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晚上的聚会也就是民间常说的“豆腐饭”。一共来了48人,摆了五桌。
聚会在缅怀母亲的同时,也举行了个小型表彰会,共表彰了3个,都是女人,两名孝顺媳妇一名孝顺女儿,她们被称为“赵家功臣”,有的因为出了钱,有的因为出了力。
弟媳陈晓萍,40多岁,是赵家老母亲的主要生活照顾人,同时还有自己的事业——经营一家钢琴厂,她被评为孝顺媳妇赵家功臣。2013年,老母亲诊断为大脑萎缩,此后常年卧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儿媳妇,可是这么多年来,陈晓萍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我当初还想,弟弟娶了个杭州媳妇,以后老人的赡养肯定要落到我们头上了,想不到弟媳这么优秀,彻底打破了我过去的老观念。”老大赵新民说。
妹妹赵丽萍,55岁,在西班牙开餐厅,难得回国。
赵新民说到妹妹,十分感慨。“在老家传统里,赡养父母的费用应由儿子负担,女儿最多买点东西来看看,但妹妹一直主动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主要费用,为我们兄弟俩减轻不少经济压力。”她被评为孝顺女儿赵家功臣。
赵新民的爱人周国君,63岁,退休前做过老师和出纳,在婆婆最后的413天里,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她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去医院给婆婆送饭,婆婆最后一餐饭吃的是牛肉汤鸡蛋青菜面,她被评为孝顺媳妇赵家功臣。
父母
老大:赵新民
爱人:周国君
二弟:赵为民
弟媳:陈晓萍
三妹:赵丽萍
妹夫:胡立商
(赵家兄妹4人,有个弟弟过继给了叔叔)
在颁奖现场,有人录了4分钟的一个视频:获奖人站成一排,由赵先生念颁奖词,并颁发一张自己打印的奖状,奖状就是一张很普通的浅红色A4纸,一个大大的黑色“奖”字,下面是手写的获奖人和奖项。背面写着“赵家红包支票”,金额自填,付款人为三个女人各自的老公,还注了一笔“随时向老公兑现”,颁奖时现场掌声一片。
她们用这样的方式跟老母亲做了最后的告别。
赵新民说,这是他聚会前一天晚上想到的,这么做,也是希望能对下一代有些触动和启发。
赵新民的另一个身份,是名仕家园业委会成员,已经当了9年,他说自己见过太多因为各种矛盾闹得家庭不和的事情。就想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在自己家庭中。
父亲去世前的那段日子,他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很多子女多的家庭,照顾老人是轮流的,你这里住一个月,他那里再住一个月。赵新民和弟弟没有分工,每个人自愿自觉,谁有能力就多出力。妹妹远在异国,经济条件又数她最好,为了让大哥方便照顾父母,妹妹在大哥对面那栋楼里,专门买了一套房给父母住。这次弟弟为了照顾大哥(因为大哥赵新民之前身体不好,动过手术),主动把赡养母亲的责任揽到了自己家。
去年1月22日,弟弟和弟媳双双去美国参加展销会,老大赵新民夫妻俩接手照顾,当时老母亲已处于半昏迷状态,他们急送母亲去了橡树老年病医院,爱人周国君想尽办法改善婆婆的伙食,上午九点多烧好饭菜,每天荤素搭配,鸡蛋和牛肉汤是必备,剁碎的蔬菜和水果榨汁,每天变着花样来。因为她相信,只有饭吃进去,人才会慢慢好起来。喂老人吃饭,不是张嘴就吃那种,老母亲经常紧闭嘴巴,媳妇又不忍心把嘴巴撬开喂,只有等婆婆嘴巴微微放松了,才从嘴角边慢慢喂一点进去,一顿饭经常要喂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