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拥抱世界 合作共赢——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经济带来长期利好
新华社记者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将为世界经济带来长期利好。
计天下利揽世界客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日前,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随着中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大量德国企业计划在中国扩展业务、增加投资、加深合作。现阶段,德国在华企业已超过5200家。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第一总经理于尔根·弗里德里希告诉记者,中国是德国在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弗里德里希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大市场,对大众汽车等德企意味着巨大潜力和可能性;在人工智能领域,德企在中国也看到巨大市场机遇。
2018年,中国在上海举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及展会。短短6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
阿根廷出口协会主席恩里克·曼蒂利亚表示,进口博览会不仅提供机会扩大出口,更提供机会学习中国市场。他说,阿根廷企业在展会上了解中国消费者偏好,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打下基础。
计利当计天下利。正致力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中国,对全球化的世界具有磁石效应,也呼唤着新的联通。
“一带一路”拓各国联通
“万里驼铃万里波”、“万国衣冠会长安”。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体现了中国“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延续这种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不断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被视为欧洲的“南大门”。近年来,希腊和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通力合作,推动比雷埃夫斯港迅速发展。
2008年,原中远集团开始参与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经营;2016年,中远海运集团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67%的股份,正式成为比雷埃夫斯港经营者。
比雷埃夫斯工商会主席瓦西利斯·科尔基季斯把两国企业在比雷埃夫斯港的合作称为“非常棒的联姻”。他说,中远海运是世界最大海运集团之一,对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使港口吞吐量大大提高,不仅给港口带来生机,还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中方团队参与经营以来,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吞吐量已提升至400多万标箱。港口全球排名也从第93位提高到第36位。
港口是海上运输的明珠,铁路就是陆上通联的血脉。
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门镜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欧班列发展迅速,带动沿线多个欧洲城市成为重要支点,有效减少中欧货物运输成本。“随着中国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欧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双方需要抓住机遇,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越来越多项目落地。目前,已有近17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联合国商务理事会前副主席约翰·艾伦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当前阶段的一个“华丽转身”。
开放新格局促全球增长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一系列开放“组合拳”的实施,彰显中国扩大开放决心,也推动中国向制度型开放不断迈进,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学家蒂斯·彼得森告诉记者,中国扩大金融等领域开放,将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提升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
彼得森说,随开放不断扩大,中国经济会越来越活跃,外来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持续降低,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将更具吸引力。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最新报告,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下,2018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仍实现全年增长约3%,继续成为对外资吸引力最强的发展中经济体和全球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
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向世界释放明确信号的同时,中国致力于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支持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