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梅花雪中見,珊瑚海之丹。”農歷臘月一個普通的下午,北京依然無雪。但比見到雪更感興奮,本報記者拜訪了表演藝術家、光明日報的老朋友李雪健和夫人於海丹。
如果不仔細看,你可能很難認出眼前就是赫赫有名的李雪健。略顯古舊的棉線包頭帽、黑色外套、格子襯衫。坐在他對面,不由得想起蘇軾的詩——“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觀眾對這頂帽子應該不會陌生,它曾出現在《嘿,老頭!》等李雪健參演的影視作品裡,在這部電視劇裡,他飾演一位生活在北京胡同裡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老大爺。
因為治療疾病藥物的副作用,李雪健清減許多,說話不能太大聲,不過說到興起時,他還是會不由自主提高聲音,這時,坐在對面的於海丹就會提醒他不要激動,喝點水。他略帶歉意地對夫人笑笑,停頓一下,然后繼續用較低的聲音說話。
有人稱李雪健是家喻戶曉而又默默無聞的演員。這是對演員的最高嘉許,也正應了他的那句話——“我用角色和觀眾交朋友”。
李雪健說,他是借了好人和貴人的光。好人自然指他扮演的許多正面角色,如焦裕祿、楊善洲等﹔貴人則指在現實生活中所有幫助過他的人。最近李雪健又和導演王冀邢見面了。他在王冀邢的新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中飾演魯迅,隻有一場戲——美國記者斯諾去延安之前與晚年的魯迅相見。李雪健問王冀邢:“我行嗎?”王冀邢說:“你行。”這與30年前,王冀邢請李雪健演焦裕祿時的問答如出一轍,導演和演員的相遇相知,都在這簡單的一問一答之中了。
“我演焦裕祿,我喜愛他,我覺得我理解他,我相信我准能把他演好,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念頭。”這是李雪健飾演焦裕祿時的肺腑之言。從焦裕祿到魯迅,30年間多少花開花謝,星起星沉,李雪健以他塑造的無數經典人物形象,成為中國影視界獨領風騷的演員。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李雪健一以貫之的就是對角色的充分理解和相信。李雪健演過的人物千差萬別:“舉國皆嘆”的好人宋大成、黨的好干部焦裕祿、亂世軍閥張作霖、上海灘黑幫馮敬堯、沒有台詞的語言障礙者、阿爾茲海默病患者……但是他從來沒演過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角色。
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李雪健對每個角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體認。“隻有自己相信了,才能讓觀眾相信。”他說。在飾演楊善洲之前,他對是否真有這麼好的人產生了些許懷疑。當他親身來到楊善洲生活的地方,親耳聽當地百姓講他的故事,他為心裡曾經有過的問號而感到羞恥。同時,他也暗暗使勁,相信自己一定能把這個角色演好。每當想起焦裕祿和楊善洲這些人物,李雪健的心裡頭都會默默唱起一首歌: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演戲不用替身,包括“文替”和“武替”,也是李雪健一直堅持的。在演《水滸傳》時,他兩次從馬上重重摔下,依然堅持自己騎馬。為了潯陽樓題反詩這出戲,他臨時練了3個月毛筆字。李雪健的字在書法技巧上也許不算高妙,但考慮到這是宋江在微醺的心緒下一揮而就的,不會在意每個字寫得是否漂亮,就不由得不嘆服,李雪健演得恰到好處。李雪健說,出演電視劇《渴望》讓他成為老少皆知的演員,請他簽名的人多了起來,當時書法家李燕剛對他說應該練練字。不過李雪健真正練字,還是為了演戲。如今,李雪健的字與畫別出一格。落款處名字前“逞能”二字很顯眼。李雪健是出名的拼命三郎,每部戲都是用盡心血去演繹。拍戲回來,兒子常問:“又逞能了吧?”於是,這成了他的筆名。這讓人想起楊善洲說過的一句名言,共產黨員的“職業病”是自找苦吃。“逞能”或許是優秀演員的“職業病”。
“好人”讓李雪健廣受贊譽,李雪健也讓“好人”大放光彩。主旋律影片的主人公難演嗎?可以看看李雪健塑造的焦裕祿、楊善洲。有網友說:“李雪健要我三更哭,眼淚留不到五更。”李雪健認為,無論飾演任何角色,都要在前期把功課做足,把握住這個人物的魂。哪怕只是主要人物身邊的一個小人物,也得演得有血有肉,不能讓觀眾感覺是一個標簽。“要讓表演有生命,不概念化,包括演反派。你演的反面人物是一個草包,那也突出不了英雄。反面人物也好,正面人物也好,我都是當他是一個活人來看待。”
幾年前,李雪健上了一次央視的《開講啦!》,念舊的他堅持在北京師范大學開講。他不僅有兩部電影在北師大放映過,還在這裡憑借《楊善洲》獲得了他十分珍視的“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