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对刷票房刷好评的作弊者实施信用惩戒

2019-02-01 08:24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环环相扣的造假,各方力量的合谋,使流量明星被推上了“神坛”,反过来又进一步助长了数据造假的气焰,形成一个闭合的恶性循环。

  与影视业扯上关系,正是因为冠以“注意力经济”标签的互联网,  

  2018年9月15日,电视剧《娘道》播出期间,导演郭靖宇发布微博长文,炮轰收视率造假:有电视台要求电视剧制作方把收视率“做”上去,否则不买剧;有制作方因为没买收视率,结果剧集收视率太低被电视台腰斩……令郭靖宇不能接受的是,《娘道》卖给电视台的价格不过130万元一集,而买收视率就要花90万元一集。这意味着,80集的剧,他要花7200万元专门用于购买收视率。

  假数据不是真本领,唯流量不如做艺术。随着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市场和受众辨别能力不断增强,曾经风头无限的流量模式已经在走向衰落。事实证明,只有踏踏实实投入艺术创作的优秀演员,才能演绎出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好作品,才能生产出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口碑双佳的好作品。

  造假成本巨大,一如其所造成损失之巨大。且不说某片被粉丝锁场的场次高达数万场,使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排片受到影响,令影院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单从影视业自身的发展来看,一部影视作品甚至要拿出上百万元购买流量,以及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上,反而没有多少钱可用在精良制作上,最后产出的是表面上星光熠熠实则空洞肤浅的粗糙作品。

  “影视行业属于文化产业,在谋取正当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担负着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职责和使命。作弊行为本身就有悖社会主流价值观,靠作弊而获得影响力的机构或明星个人,根本无法尽到其应尽的社会责任。”赵占领说。

  2018年,于中国影视业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眼下,用这句话来形容正在走向贬值的流量明星,正合适。近几年来,由流量明星引发的话题始终占据各种热搜。在我国全面加强诚信建设的今天,流量明星及其引发的数据造假等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遭到各方的抵制。2018年,因刷榜造假而失信,因反复透支而失效,流量艺人正在被市场与观众拒绝。对那些习惯于享受虚拟流量堆出红利泡沫的明星而言,贬值才刚刚开始。

  “监管方必须对影视业的粉丝助力造假现象引起重视。”朱巍指出,如果没有特别有效的控制和监管的话,它对中国整个社会(包括影视业、互联网、舆情阵地等)的负面影响会很大。可以对“脑残粉”的出格言论进行处罚,对他们的一些违法活动,如锁定院线、充当水军刷榜等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薛晋文指出,表面上看起来在这个小圈子里实现了共赢:制片方、广告商、平台方和经纪公司得到了经济利益,流量明星获得了更多演艺资源,粉丝有了更多接触偶像的机会,但实际上造假行为却对诚信声誉、评价标准等行业基础因素构成严重干扰,在影视界乃至社会层面造成恶劣影响。

  用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卫华的话来讲,“数据造假,养肥了网络水军产业,却饿瘦了艺术创作。”

  除此之外,有些粉丝缺乏理性认识,盲目追星,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自发进行刷单、刷榜,而互联网又给其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行为不仅涉嫌违法,也违背基本的诚信原则。”赵占领说。

  此外,视频网站为了吸引更多广告和会员,也在购买自制影视作品时以是否有流量明星出演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或是以点击量进行排名。在这种情况下,某网剧点击量高达几百亿,远超全球人口总数。

  (本报记者 张维)

  有人将其称为“多事之年”,从范冰冰偷税8个多亿元引发补税大潮,到流量明星片酬被限、参与节目被控,再到刷量刷榜刷单造假等被密集曝光等,无一不在影视业掀起巨大的风波。

  记者手记

  2018年12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文,将影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

  对于这些粉丝而言,“喜欢一个剧,往往不是因为这个剧的表演如何、社会效应如何、艺术价值如何,而是因为我的爱豆主演了。‘爱豆’演的戏,谁也不能批评,粉丝们还要利用一切规则,包括去刷单刷榜、做水军去评论、锁定某个院线不许撤场等等,来保护‘爱豆’。而这些行为中,有的是违反道德,有的是违反法律,对内丧失的是别人尊重的价值,对外丧失的是诚信,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社会现象。”朱巍说。

  2018年11月的某流量艺人登上美国音乐排行榜榜首宝座事件,就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位艺人新专辑上线短短一天时间内,就通过粉丝打榜,登上了美国iTunes榜单第一,且相关数据居然是排名第二的国际知名流行歌手Lady Gaga的数百倍,这位歌手的名字和“中国水军”因此被推上了推特的热搜。

  影视行业的数据造假所带来的影响不止于这个领域。赵占领指出,影视行业属于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法治经济。票房数据、奖项、排名等方面的作弊行为,虽然短期内使部分利益主体受益,但是破坏了整个市场环境,影响到整个影视行业的声誉,甚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有观众爱看,有关注度,还有不惜一切的“助力”,自然就有所谓“爆款”的制造动力。随着大量热钱的涌入,为追逐短期经济效益,而完全依靠流量数据来选取演员的做法日益在影视圈中盛行。流量明星一时间风头无两,片约不断,甚至发生一天轧几场戏的怪象,随之便产生了“数字小姐”“抠图明星”“烂片之王”等各色称号。

  但“失望之冬”的另一面又是“希望之春”,这一年,影视业“阴阳合同”被重罚,偷税漏税遭遏制,“流量明星+数据水分”的营销模式走向失灵,规则在重建,刚性约束在增强,行业生态趋于健康发展的新气象正一一呈现出来。

  上接第一版 与影视业中的明星效应,太容易一拍即合了。加之看重经济利益的资本力量助推,越来越多的明星注重于经营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以其为自身价值尤其是商业价值的最好证明。

  在演艺圈,有句话引用率极高,那就是茨威格所说的“那时候她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