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2019-01-31 18:37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原標題: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為了流量以及基於流量的經濟利益,將子虛烏有的杜撰包裝成對“真人真事”的“報道”,是在玩弄人們的感情。自媒體炮制“爆款”無可厚非,但炮制手段應該守住必要的底線,有規有德,方有未來。

臨近春節,咪蒙旗下微信公眾號“才華有限公司”精心炮制了一篇題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力作”。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滿懷深情地講述了一位來自貧苦農村家庭的高中同學可敬可嘆的人生故事。這位同學正直善良聰慧過人,以全市“理科狀元”的驚人逆襲考入名校,大學期間辛苦打工為妹妹攢大學學費,未滿25歲就因病早逝——去世時,銀行卡裡隻有三千七百塊錢。

真不愧是咪蒙團隊的手筆。貧苦出身,高考狀元,英年早逝,諸如此類的“元素”更能撥動人們的心緒,引發人們的關注。再加上,作者是“現身說法”,以動情的筆調書寫讓自己幡然悔悟的“真人真事”,一般人很難不被吸引、不被打動,轉發也就成了一種擋不住的沖動。由此也就不難理解,該文一經推出,短短幾小時之內就成了朋友圈裡的“刷屏之作”。如果不是有“好事者”這麼快就發現了其中的破綻,這篇年終之作恐怕就是咪蒙團隊用以收割流量的又一個“爆款”。

然而,這一回,咪蒙團隊顯然有點兒失算。也許,這些年炮制的“爆款”太多了,對屢試不爽的寫作套路太過自信,以至於,這篇據說由一位22歲女孩操刀的“力作”留下了太多的“馬腳”。“諾貝爾數學獎”之類“硬傷”,不提也罷。以保護隱私為名把相關姓名、校名隱得一干二淨,已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要命的是,經不止一人仔細“考証”,主人公及其故事“情節”竟也是虛構出來的。“真人真事”如此漏洞百出,“刷屏”也就成了“現眼”,盡快“下線”也就成了一項最聰明的選擇。

如今,該文雖已被封,但網上討伐聲依然清晰可聞。炮制“爆款”無可厚非,但炮制手段應該守住必要的底線。像該文這樣,為引人同情博人眼球,將子虛烏有的杜撰包裝成對“真人真事”的“報道”,簡直就是在玩弄人們的感情。

大家看慣了“文摘體”“知音體”,領教過各種“心靈雞湯”的滋味。其實,作為一個虛構的人物故事,《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這例“雞湯”並不是多麼差勁。即便誠實說明故事是編出來的,也能打動不少人。問題在於,為了增強傳播效果,咪蒙團隊非但沒這樣做,而且“聰明”地選擇了一條“捷徑”。刻意以虛構冒充紀實,讓人產生更強烈的代入感,付出更多的真心真情,更積極主動地點贊轉發、創造流量。

更嚴重的是,在講述“真人真事”的過程中,作者還以“自我救贖”的低姿態,悄然完成了社會人群的臉譜化、標簽化,“貧賤不移”的高考狀元成了堅守理想的高貴典范,而以別樣方式打拼的同學們卻成了浮躁與欲望的化身。為迎合某種社會情緒,不惜將復雜的社會生活簡單化,以煞有介事的情節販賣粗陋平庸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意無意地“制造”社會隔膜,強化人們內心的焦慮。而這一切,最終不是為了表達、安慰和幫助,而是為了流量以及基於流量的經濟利益。

這樣的話,也許說得尖銳了一些。但是,作為一種提醒,很有必要。當然,被蒙蔽的讀者也應因此而“多長個心眼”。(王學鈞)


(責編:翟晨曦、胡洪林)

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

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手機人民網

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推薦閱讀

圖解:2018年山東12市黨政“一把手”調整  2018年,山東省12市19位黨政“一把手”進行了調整。從籍貫看,19位“新面孔”均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這12市除濟南、東營、濰坊、威海、濟寧、日照、棗庄7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代市長)雙雙換人之外,其余5市的黨政“一把手”均有調整。九位前任市委書記七人升任省部級領導,一人另有任用。…【詳細】

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山東頻道原創稿件

一文讀懂山東“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力爭2020年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山東打響了2019年改革“第一炮”。 財政體制是調節政府間財政分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引導地方經濟行為的“風向標”。由於多種歷史原因,山東省本級財政支出相對不足,並且由來已久。…【詳細】

自媒體不要中了“狀元之死”的毒

山東頻道原創稿件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