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重塑劳动教育观

2019-01-31 17:48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讲话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象,本文对如何重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观进行了思考,提出劳动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各种教育的统领,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使学生拥有充实的人生。重建劳动教育观,对提升每一个教育个体的内在生命力意义重大。

1、劳动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处境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不难看出,我国劳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导致我国的劳动教育即使有时候很努力,效果也并不理想。具体来说,我国劳动教育的外生性特点既表现为驱力的外生性,又表现为目的的外生性。

驱力外生性的典型表现是,劳动教育每一次受到重视都源于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的推动。20世纪50年代,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80年代,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学界展开了关于教育方针的大讨论与新时期教劳结合的研究,在实践中则加强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化和规范化建设;90年代,根据江泽民同志讲话中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调,“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2010年,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2015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央领导人的强调与重视无疑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强大动力,但如果劳动教育的推进动力主要来自领导指示,而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内在驱动的话,劳动教育就难以摆脱身世浮沉的命运,难以建立起健康稳定的运作体系。

劳动教育目的外生性典型表现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外在目的论取向。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内在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进而达成服务社会的外在目的。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才是劳动教育自身应有的内在目的。但反思我国劳动教育推进的过程可以发现:20世纪50、60年代,推进劳动教育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生就业问题、缓解国家经济压力;80、90年代,推行劳动教育是为了服务经济建设,加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劳动技术教育;21世纪以后,劳动教育受到重视,是为了推动国家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可以说,每一次都是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需要左右着劳动教育的走向。诚然,教育必须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但相对于这种满足,尊重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发展更应该成为教育的前提,否则就会造成劳动教育的种种异化,窄化为培养学生技能的训练,遮蔽了劳动的本真教育意蕴。

2、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拥有充实的人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主要存在着三种相互联系的解释模式:第一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模式,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第二种是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模式,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第三种是教育学原理的解释模式,强调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的阐述能够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则在于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观。也就是说,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基于前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应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即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劳动、劳动者神圣光荣;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经济性价值,即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按劳分配是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不劳而获、少劳多得可耻不义;三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教育性价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而且热爱劳动、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愿劳动、不爱劳动则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