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大敌将至!互联网造车大逃杀

2019-01-30 14:37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1月7日,特斯拉宣布上海工厂正式破土动工,预计下半年就将诞生国产Model 3,这对于绝大部分还没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尽快脱离襁褓,生产出获得消费者青睐的电动汽车,就将面临被“洗牌”的风险。

大敌将至!互联网造车大逃杀

从2017年底开始,蔚来ES8、威马EX5、小鹏G3、理想智造ONE等众多量产车型出现在公众视野,从轿跑到SUV,定价也从10几万到50万元不等,几乎涵盖了各种用车需求。

但与此同时,交车进度一拖再拖、车辆出现各种BUG……造车新势力遭到了众多质疑。如何将PPT成为现实?资金成为一大难题,业内甚至有个共识,“烧钱”造车需要200亿元,才能实现量产。

高门槛、重资产、智能化,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壁垒,但同时也成为了自身的羁绊。发布新车、量产交付、找钱融资,造车新势力们在2018年忙得热火朝天,在争议中不断前行。

互联网造车靠谱吗?

自从贾跃亭投入全部身家造车,但却因为资金问题成为“老赖”,互联网造车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这种模式真的靠谱吗?不仅在许多普通人心中有疑问,就连投资人的心中也打起鼓来。

雷军回忆5年前与李斌谈投资的那个夜晚称,“当时互联网造车的概念特别热,有好几百个团队在做,光找过我的就有20多个团队,等李斌来找我时,我一听到互联网造车头就疼,几乎就等于是骗子。”

前阵子,一张有着49家造车新势力车标的图在朋友圈疯传,但几乎没有人能认全,大多数人连一半都认不出来。其中能融到钱,并且实现量产的就更少了。

大敌将至!互联网造车大逃杀

何小鹏此前曾公开表示,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

新浪科技整理发现,蔚来通过多轮融资以及上市公开募资已经率先达到了200亿元“及格线”,威马和小鹏也完成了超过100亿元融资,车和家完成了融资57.55亿元,拜腾、爱驰、零跑等也都完成了数十亿融资。

大敌将至!互联网造车大逃杀

巨额融资在手,也考验着每家公司对资金的利用效率。贾跃亭花了约200亿元也还没能实现量产,而李想则将车和家形容为“最抠门的车企”,尽管只有57亿融资,却依旧表示“现金储备很好,暂时不需要融资”。

“用钱堆款汽车太容易了”,谈到融资,爱驰汽车CEO谷峰表示,“关键是能不能组建一个好的供应链,能不能把一个高品质的汽车批量交付到用户手中,这才是核心。”

话虽如此,但没了钱造车进程更是无法推进。10月,奇点汽车的员工们收到了一封来自HR的邮件,称公司资金在其他账户,薪酬缓发,从此便开始欠薪三个月。对此奇点表示,多轮融资顺利,不存在资金问题。但将原本在2018年底量产并上市iS6推迟至2019年春节,也为公司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如果发布车型是进入港口,实现车辆量产是拿到通向未来的船票,那么目前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还只是套着游泳圈,等待着上岸的“风口上的猪”。

代工or收购资质

想拿到这张船票并不容易,摆在他们前面有一条双岔路口,选择传统车企代工,还是花重金收购其他车企手中的资质。蔚来小鹏选择了向左走,分别牵手江淮和海马,而威马车和家则选择向右走,通过控股获取资质,自建工厂生产。

12月6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指出,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这意味着,汽车代工正式走向“合法化”。

李斌是代工模式的坚定支持者。尽管牵手从没做过全铝车身、绝大多数车辆售价都在10万以下的江淮,让做高端智能汽车的蔚来饱受质疑,但李斌始终力挺,甚至表示“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厂”。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