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國發布氫能經濟路線圖
科技日報北京1月20日電 (實習記者胡定坤)韓國總統文在寅近日在蔚山市政府大樓發布“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宣布韓國將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引領全球氫能市場發展。
根據該路線圖,韓國政府計劃到2019年底,在國內普及4000輛以上氫燃料電池汽車﹔到2025年,建立年產量達1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體系﹔到2040年,將分階段生產62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而韓國目前僅有氫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屆時,韓國境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售價有望降低50%,達到3000萬韓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8.9萬元。
韓國政府還計劃在公共交通領域普及氫燃料電池汽車,力爭到2022年有2000輛、到2040年有4萬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使用。此外,到2021年,韓國警方將用氫燃料電池汽車替換820輛警務大巴。
為了保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正常運行,韓國政府將通過為汽車加氫站提供補貼、放寬管制等措施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到2040年,加氫站將從現有的14個增至1200個。
燃料電池方面,到2040年,韓國政府爭取將燃料電池年發電量擴大至15吉瓦,達到2018年韓國發電總量的7%—8%。為此,政府將積極利用石化工程中產生的氫氣,並積極擴建相關基礎設施。
韓國政府認為,如果該路線圖順利落實,到2040年可創造出43萬億韓元的年附加值和42萬個工作崗位,氫能經濟有望成為創新增長的重要動力。
文在寅表示,氫能經濟將為韓國帶來發展新機遇,政府建立氫能經濟的決心是堅定的。
與產生溫室氣體和粉塵的碳能源不同,氫是一種清潔能源,水是唯一的副產品。因此,氫燃料電池汽車還具有淨化細粉塵的作用。氫是一種無窮無盡的資源,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韓國95%的能源需求依賴進口,一旦氫能經濟能夠提供一定比例的能源,韓國就可以更加穩定地發展經濟和加強能源安全。
(責編:何淼、熊旭)
推薦閱讀
中國航天:星舞九天“一線牽”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在這顆藍色星球上,人類對浩渺無垠的宇宙充滿好奇。隨著現代航天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能力日漸增強。中國嫦娥四號在奔月旅途中,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講述地球近鄰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的故事。 【詳細】
中國人來到了太空11月上旬的珠海航展期間,首次對外公開亮相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他就是航天英雄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出征,去探索太空。當指揮員倒計時口令傳來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向祖國和人民敬了個庄嚴的軍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