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联军
责编/刘霞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这是广西都安高中原校长莫振高当选“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身着民国学生装拍摄毕业照的学生,与大礼堂相映成趣,共同为学校的文化底蕴增加光彩。2015年8月25日晚上,广西民族大学的大礼堂座无虚席,由民大师生共同创作排演的话剧《校友莫振高》在这里进行了首场演出。观演的师生无不为校友莫振高为瑶乡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流下感动的泪水。
1975年,当时还是民办教师的莫振高来到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求学期间,他虚心好学、乐于助人,3年后,学成毕业的莫振高回到家乡,都安瑶族自治县,从此之后,瑶乡教育成为他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舞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大山深处的都安是瑶乡,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有很多因经济原因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从广西民族学院回到都安高中后,“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就成为莫振高的座右铭,他不但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希望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获得读书、深造的机会。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他先后帮助 1万8千多名都安的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作为地处祖国南方边陲的一所地方民族院校,广西民族大学一直把为少数民族服务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坚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六十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除莫振高之外,蓝标河也是广西民族大学培养的优秀民族干部。1997年,蓝标河大学从广西民大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社会科学院。从初入社科院时被派到农村当扶贫干部,到主动参与农村发展课题和扶贫外援项目,再到挂任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副县长协管扶贫工作,随后调到自治区扶贫办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主持监测统计处工作,蓝标河一直从事与扶贫相关的工作。
2018年4月,曾一手推动建立起全区扶贫考核体系的蓝标河,在挂任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岗位期间,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不幸倒下,年仅44岁。
长期以来,广西民族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以“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这 12个字虽简单、直白、朴素,但却需要用责任与担当去实践和坚持,一生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的杰出代表莫振高、蓝标河就是这样感动了中国。
民族预科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在广西民族大学的26个学院中,预科教育学院是一个有些特殊的单位。2017年在这里就读预科的学生超过2700人,但是其中只有328人是广西民族大学的预科生,其他将近90%的学生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另外27所高校,包括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一年之后,这些通过考试的学生将离开广西民族大学,分赴各自原本所属的院校就读。
同学们在赛场上和谐共进,大家相互搭着肩膀,喊着口号,起步奔跑。这项集体运动需要极大的协调度、凝聚力和默契。将自治区的少数民族预科生集中到一起,统一教学、统一管理,这就是被称为 “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广西模式’”的其中一个特点:大集中办学。
大集中办学,实施于1992年。当年,全区11所普通高校招收的民族预科生全部集中到了广西民族大学培养,学生人数达到了655人。
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广西民族大学建立“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并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即“以上一年招生规模为基数,并按当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平均增长比例,确定区属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生的招生规模,确保民族预科办学规模适度扩大。”这一年,广西招收的民族预科生人数是852人。到了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预科学生已经近3000人,预科教育学院也因此成为广西民族大学人数最多的一个学院,并且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