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以“探索、改革、创新”为出发点的学校,在聚光灯下出生,被国内外教育界、媒体所关注。在上纽大成立6周年的节点上,他回忆办学的初心: 通过教育的合作、文化的合作,学习世界一流教育的经验,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在借鉴与合作中,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际化”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进程。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什么是教育的国际化,又怎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平台?
//教育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
俞立中校长曾受邀参加一个关于本科教育改革的论坛。席间,诸位嘉宾提到“回归本科教育”,围绕“向东走、向西走”的问题各抒己见。俞立中的视角与众不同,他说,“一味考虑国内大学本科教育的传统,或者只是借鉴国外大学经验,都是不够的。”
“除了借鉴已有的一流本科教育模式外,更要看到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考虑这个时代对人才提出了什么新要求。”俞立中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体会到“时代”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他的青年时代充满坎坷,曾经“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生活工作了十年。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他终于步入考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离开了农场、田野、小麦、大豆。那一年,他已经29岁了。1985年,俞立中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博士。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较之他的年轻时代,当下年轻人的世界宽阔多元,四通八达。俞立中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教育现代化旨在通过教育的变革适应当今世界的变化,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至少应该从三个维度思考: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国际化是世界社会经济格局变化的需求;信息化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多样化则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全球化进程,始于经济全球化。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彼此影响、渗透。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年轻人需要从不同视角认识这个世界,穿梭在不同文化之间,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合作。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改变了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多样化是社会发展、教育本身提出的要求。学生个体有差异,没有一种培养模式适合所有的学生。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只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岗位的要求,才能让大家都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
“当今教育面临的挑战,如教育质量、公平公正、个性化等问题,都可以在这三个维度空间中关联;而教育的变革,包括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可以在这三个维度空间中思考。”俞校长说道。
//人来人往不等同于“国际化”//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国际高等教育大平台上思考大学的发展战略,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如今,中国高校的国际合作、师生交流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人来人往,并不等同于“国际化”。俞校长说:“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年轻人的格局和视野在不断拓展,心态更加开放。他们不是“全盘西化”或“夜郎自大”,更愿意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中。”
形成“国际化”教育环境,则需要“国际教育”助力,培养年轻人,去迎面全新的世界。国际教育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一个完整的世界。实现国际教育,则需要营造多元文化的环境,在多元文化平台上,体验文化的差异,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点。
那么,什么才是国际教育?俞校长提到了“国际教育”对应的英文“Global Education”及其相关的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全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全球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全球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