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今天正式召开,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对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欢迎!向出席会议开幕式的江苏省委领导以及给予这次会议大力支持的江苏省委党校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教学改革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讨在党校教学中如何加强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围绕这个主题我讲三点意见,和同志们交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的重大意义
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办,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和理论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这些职责定位决定了各级党校必须把党性教育摆在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来认识、来安排、来落实。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在党校工作中一直重视党性教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加强对学员的党性教育始终是党校建设的重大使命,党性教育在党校教学布局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1933年3月,我们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中央党校的前身——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时,就明确了办校的三个宗旨:一要培养无限忠诚于党、忠诚于工农大众的干部;二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亲身革命经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三要锻炼思想意识,洗掉旧社会带来的脏东西。延安时期,党校教学的核心就是党性教育,毛泽东同志特别指出:党性教育应有两个重点,就是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注重学员的党性修养。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了“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增强党性”的党校办学16字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党性修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中央颁布的《党校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校“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就是说,党中央在党校建设中高度重视对学员的党性教育,是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十七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5年间,对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加强党性教育提出了系统深刻的重要思想,强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特别是干部队伍状况的新变化,反复强调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干部到党校学习,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强调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我们在党校工作中,必须把总书记的这些要求贯彻落实好。
从实践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队伍建设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着种种党性不强、党性不纯问题,突出表现为:政治上理想信念不坚定,对一些大是大非认识模糊、态度暧昧;思想上个人利益至上,宗旨意识淡漠;工作上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作风上脱离群众,腐化堕落。近年来,党内发生的一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查处的一些中管干部在剖析自己违纪违法原因时,都忏悔党性缺失是他们走向腐败的开始,党性不纯酿成了大患,而长期放松思想改造则是他们丧失党性、贪污腐化的首要原因。有的人还特别提到,他们在党校学习期间,对党性教育敷衍了事、走过场;在谈到自己的教训和对他人的忠告时,都提到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正反两方面的情况都说明,从思想源头上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当前科学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现在,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毫无疑义,在党校这座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加大党性教育的分量,进一步提高党性教育的质量,对于增强整个党校教育的实效,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其意义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全国党校系统开展党性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党校围绕党性教育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党性教育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