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尼基丁在中国:找寻最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

2019-01-17 15:48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这三种教育里,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如何教,又如何育呢?在中国这个拥有巨大学龄前儿童人口的国家,尼基丁又能为中国孩子带来什么?

  走遍世界,回望历史,最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

  积极教育,一种以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它主张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积极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不仅能保持积极天性,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更幸福、更健康、更道德,在国内,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心理系主任彭凯平老师把希望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定义为中国的ACE(王牌): Aesthetic(审美感)即领悟别人领悟不到的东西;Creative(创造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Empathic(同理心)即敏捷地感受并影响他人的感情。

  彭凯平老师提出的“王牌儿童”(ACE)积极教育观念是考虑跨文化因素,结合东方社会文化与历史特质的中国式积极教育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为中国学前儿童积极教育建立有针对性的可以科学量化的实践标准。

  20世纪60年代尼基丁游戏横空出世,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作家鲍里斯·帕夫洛维奇·尼基丁及其妻子蕾娜为培养自己的7个子女而共同研发的。历经20余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儿童心智促进游戏。

  这是一种以全面促进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创造力、逻辑思维、数学认知、前阅读和前书写、社会性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等心智健康发育为根本宗旨的优质教育资源。

  尼基丁游戏的的诞生对于当时前苏联当时的家庭教育及儿童培养提供了意义非凡的启示和指导。发展到今天,尼基丁游戏风靡欧洲各国,俄罗斯的尼基丁俱乐部更是遍布各地。

  尼基丁先生于1916年出生在苏联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苏沃格夫村,曾以“军备机械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军队服役,战争期间当上后备航空团讲师,随后经过几次转业,他当过体育老师、手工老师等。

  1956-1958年期间,尼基丁因为创办“劳动学校”而结识自己的妻子蕾娜,于1958年6月结婚,二人都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体制不甚认可。直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阿列克谢出生后,他们细心对其观察、记录,以此开始自创教育模式的实践,而尼基丁游戏就是他们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尼基丁夫妇共养育了7个孩子,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下,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但这个大家庭的生活却很顺利。尼基丁夫妇与孩子一同玩耍、做游戏、学习等等,因为孩子们很早就受到了非传统方式的教育和锻炼,自助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孩子们3-4岁就学会了阅读,数学能力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水平;5-6岁就开始写作;6岁就开始入学,并且连跳几级升学。而几个孩子在智力测试结果中显示出,远超过普通人的智商,这主要受益于尼基丁家族独创的教育模式。

  尼基丁的魅力:八种思维品质,九大核心能力

尼基丁在中国:找寻最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

  如今,尼基丁心智促进游戏不断发展、演变,风靡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尼基丁与中国的缘分,源自2015年,经德国著名教育家、德国联邦政府首席教育顾问费纳克斯教授引荐,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儿童心智促进游戏引入中国。

  来到中国的尼基丁教育,又能为中国孩子带来什么呢?

  先来看一组数据,近期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显示:两成多的家庭几乎没有亲子沟通。

  据某网站关于家长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调查中显示:10%的家长回答了1个小时;40%回答了2个小时;20%回答了3个小时;剩余的30%则选择了其他答案。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

  在节奏快速的现代生活中,在陪伴孩子的短短三个小时内,家长还在同时处理工作、晚饭、洗澡、社交等事宜。这意味着,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可以说,在绝大多数健全的家庭里,家庭教育的功能已被异化。很多家长错误地将教育狭窄地等同为“学校教育”,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不少家长陷入茫然:到底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在很多家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低头族”家长与“低头族”孩子,家长沉迷手机而忽视对孩子的陪伴与引导,在孩子提出请求时,选择给他们一部手机、ipad终止孩子的“打扰”。过早、过度地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身心是十分不利的,会造成视力磨损,带来沉迷游戏、盲目消费等一系列的后果。

  然而教育,绝不该被搪塞和敷衍。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