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一季节目得到广泛好评之后,《国家宝藏》第二季开播再度保持住了良好的口碑。日前,节目总导演于蕾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坦言,每一档节目都会面临“第二季的魔咒”,制作第二季也是导演组创作包袱最重的时候。但是和第一季相比,这一季也得到了更多的助力,“第一季制作时节目尚未播出,各大博物馆并不知道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只有在磨合中达成共识。到了这一季,节目的基本样态和特点大家都已熟悉,所以都会从各自的馆藏特色来给予创作建议。博物馆的同仁们也都非常热情地希望可以通过这档节目,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国宝。”对于目前一系列“文博”综艺的兴起,于蕾说,她一点也不担心竞争,“上下五千年的家底儿太厚了。如果因为我们大家都来关注文博这个领域、让博物馆真的火起来,那就是我们的初心得偿啊。”
挑战
没有写不出来的前世传奇,只有找不到的今生故事
《国家宝藏》第二季继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故宫博物院,同时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八大博物馆(院)全新接棒。节目融入了舞台戏剧、音乐剧、舞蹈、民族器乐等更多呈现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丰富。全新的27组国宝守护人也带给观众关于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
有第一季“珠玉”在前,总导演于蕾表示,第二季节目的“创新”是最纠结的地方。从节目模式上看,一个刚刚成熟并被观众认可喜爱的成功模式不可能也不应该在第二季就发生颠覆性变化,所以新一季的创作重点就是将上一季青涩的地方、不完善的地方改善提升,“比如我们的舞美视觉从第一季开始就被观众津津乐道,这一季我们在反复考量之后决定将核心视觉符号‘国宝盒子’的改版提升作为着力的重点。视觉团队从博物馆调研阶段就跟内容团队日日厮磨,在变与不变中找到最佳契合点,让内容和形式完美融合,这其中技术是需要不断磨合的。就像维密秀,走秀的内容不变,但舞台年年变。”
据于蕾介绍,这一季在选择文物时,依然也有很多纠结。导演组的顺序是,先定几大博物馆,博物馆会提供备选文物名单,再根据文物名单做功课,去实地调研。
在节目中,明星嘉宾担任“国宝守护人”的职责,首先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再邀请考古学者、文博人员、讲解员、研究人员等作为“今生人物”讲述国宝的今生故事,从而取得纵贯古今的效果。“创作很难。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没有编剧组写不出来的前世传奇,只有导演组找不出来的今生故事。”于蕾说,文物都有自身能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在编剧组研究大量史料和考古报告后,总能通过文学创作,结合舞台表演和视觉呈现,生发出来好看的故事。但今生不一样,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人、活在当下的事,既要与国宝密切相关、又要立意新颖、表达有高度。这种寻觅,真的是踏破铁鞋。
“比如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它的前世和汉武帝、窦太后这么熟悉的历史人物都相关,我们要想的是怎么把它演绎得更好。但是这件文物和当下时代的关联是什么?今生要怎么讲,才能超越大家对这件响当当的国宝文物本身的认知和期待?非常难”。最终,长信宫灯找到文物外交的方向。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长信宫灯就成为了新中国文物外交历程的一个重要见证者,而且在1980年“伟大的中国青铜时代展”美国展出中,荣登展览名录上的封面女郎。这一盏灯在诞生之初照耀了大汉江山几代帝王,出土之后又见证了新中国外交40年。
在于蕾看来,越是大家熟悉的文物越难讲。一件尽人皆知的顶级国宝,如何让大家觉得看完前世今生的故事讲述,有超越了以往认知的满足感,这是节目内容创作一直坚持的追求。
国宝
要找到这件国宝能打动人的点
文物选择中,既有明星级国宝,也有此前不为人熟知的东西。于蕾举例,比如河北博物院要选择三件文物,满城汉墓的长信宫灯肯定不能错过,第二件选择了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因为它是中山王墓的工艺担当,第三件是彩绘散乐浮雕,“起初我们看图片只是觉得这个题材很有吸引力,但是一看到实物,就被震撼了!真的太美了。”于蕾说,对于国宝的选择标准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点能深深震撼到大家,可以是它的美、它的历史、它背后蕴藏的表达。“只有首先打动了我们这些创作者,我们才有可能把打动我们的点讲给观众听。如果只是灌输性地告知国宝有意义、有价值,普通观众看了都没感觉,那便不是《国家宝藏》了,一定要找到国宝能动人心、让观众共鸣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