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的最后几天,历史再次被改写——12月21日,德国鲁尔工业区,最后一座黑煤煤矿宣告关闭。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鲁尔区,这个曾经以煤炭和钢铁著称的欧洲老牌工业区,向曾经带给过整个德国工业腾飞与民族荣耀的支柱产业,也向两个半世纪的荣光体面道别。
那个曾经出现在我们地理、历史课本里的鲁尔区,走入了历史,也许以后还会像它的命运一样走出课本,不再被人提起,直至被人忘记。
▲最后一座矿井关闭前,德国举行纪念仪式(图源:视觉中国)
鲁尔区,是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行政上归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莱茵-鲁尔城市群的一部分。鲁尔区人口达5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却曾经贡献了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钢铁和35%的炼油量,孕育了多特蒙德、波鸿、埃森、杜伊斯堡等知名城市。
与中国的山西省一样,千万年前,这里也曾是一片郁郁苍苍。经年历久,在地质作用下,森林在地下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煤炭,这些“黑色黄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人类主要的燃料来源,也曾是叱咤的工业文明进程中经久不息的齿轮。煤炭造就了曾经的鲁尔区,而鲁尔区的兴衰,也正是整个德国的风雨之路。
▲早期的鲁尔工业区景象(图源:维基百科)
兴衰:工业文明与近代历史的见证者
鲁尔工业区不仅是德国的工业重镇,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用时髦的话说,在世界上都很硬核。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里就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
▲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图源:维基百科)
德国,历来是以工业发达著称,早在20世纪,强大的德国工业就已在世界舞台站稳脚跟,而这也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战结束后,满目疮痍的德国依然能够迅速恢复元气、迎来经济腾飞,甚至成为了欧洲的中流砥柱,除却一些外部因素助力,以鲁尔区为核心的工业体系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期鲁尔工业区的铁路(图源:维基百科)
鲁尔区以采煤工业起家,通过煤炭发展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制造业。
一战期间,鲁尔区就扮演着武器工厂的角色。 随着德国战败,鲁尔区落入法国和比利时控制之中,但德国工人和公务人员“消极罢工”,生产和运输陷入停滞,最终加剧通货膨胀,迫使法、比两国撤军。而整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也让德国无力偿还战争赔款、加剧了民众的不信任,为纳粹的上台创造条件,间接地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期间,鲁尔区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因此成为重点轰炸对象。 1940年至1944年,鲁尔区30%的工厂毁于轰炸,1945年3月12日鲁尔区的重要城市多特蒙德遭遇了1108架飞机、超过4800吨炸弹的毁灭性轰炸,堪称是二战期间最惨烈的一次轰炸行动。
▲二战中遭到轰炸的多特蒙德(图源:维基百科)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钢铁等工业部门对煤炭的需求量急剧下降,鲁尔区经济陷入衰退。 同时,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迫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向德国南部转移,也使鲁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基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伴随着传统工业的衰败,煤矿关闭、冶炼厂停产,大量工人失业,鲁尔工业区也一度陷入低谷。
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波尔曾这样描述鲁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冶金工厂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外面的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如同一杯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工业的衰落和环境的污染,使得鲁尔区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一场“鲁尔区的救赎”在林立的工厂间上演。
▲浓烟滚滚的鲁尔工业区(图源:视觉中国)
阵痛:工业衰落与环境危机下的艰难转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