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江西工程学院:好教育要有大爱情怀(图)

2019-01-08 19:38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江西工程学院:好教育要有大爱情怀(图)

  好教育体现践行社会担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去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对新时代教师队伍所肩负的时代重任有着明确的描述:“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这一重要论述与过去对教师职责定位相比较,更加突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更加注重教育价值的回归;二是更加重视人的思想、文化和情感属性;三是更加强调教师作为第一资源要素的根本性;四是更加强化教师的国家使命。江西工程学院秉承“立校育人,办学为民”宗旨,建校3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造就了一大批能与社会高度融合、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优秀校友,如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胡润富豪榜上榜人物孙清焕,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带领村民致富的“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开封市十佳大学生村干部”程广京,维护社会正义、树立社会道德新标杆的“见义勇为英雄”李潇等。优秀校友的背后源自学校注重大爱教育价值的回归。

江西工程学院:好教育要有大爱情怀(图)

  好教育体现在遵循教育规律。在一所学校内部,同样也存在着教育公平的诸多话题。每一青年学生的成长潜质各不相同,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发展的需求,并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和保障。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赋予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等优秀教育者的品质,正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承认学生差距,张扬学生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方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一步而言,教师的尊重还在于学会欣赏学生,这种欣赏不是简单的赏识,更不是单向的旁观,而是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好的教育体现在传承爱心文化。随着媒体的出现,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屡屡被曝光在大众面前,众多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曝光社会部分不道德行为的阵地,国内曾出现过几家重要新闻媒体集中探讨大学生诚信和爱心的报道,由此引发了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和爱心缺失的关注,所以在高校当中积极开展诚信和爱心文化教育已经被众多高校所认同。发生交通事故,你是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路见他人摔伤,你是否挺身而出该不该扶?遇见群众有难,你是否慷慨解囊扶贫济困?这些问题折射出一个人是否有大爱精神,人之初,性本善,诚然,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动机,一个人真正能达到甘愿奉献心系他人的境界,是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教育和爱心文化的熏陶。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组织“江工有爱、爱在江工”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心系困难群众、手牵弱势群体,倾听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难的爱心人物。江西工程学院十八名师生登上2017“江西好人”榜,学校退休教师陈平璋等3人被授予“新余有爱”2017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17年上半年,两名大三女学生在交通事故现场救人的事迹在新余市传为佳话,被市民誉为最美大学生。

  中国江西网讯 于永清报道:江西工程学院继本学期初实施“百万圆梦工程”惠及贫困学子之后,2019年1月3日下午,杨名权董事长又再次看望和慰问了200名贫困学子,向他们慷慨解囊捐助8万元慰问金。在帮扶困难学生慰问金发放仪式上,杨董事长指出,青年贫困学子要珍惜美好青春年华、珍惜来之不易求学机会、珍惜大爱江工荣誉、珍惜教师良苦用心、珍惜父母的辛勤血汗和珍惜自己的美好前程。这一谆谆教诲诠释了新时代江工用无私大爱谱写教育赞歌,为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指明了方向。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塑造人心灵的伟大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好教育是一门“大爱情怀”的事业,做新时代好老师,就要有大爱之心,没有大爱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教育的大爱情怀,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全体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好教育的大爱情怀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遵循教育规律、传承爱心文化和践行社会担当。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