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28日,由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优学教育主办的新浪2018中国教育盛典大语文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盛典围绕“融”为主题,回顾教育年度热点盛事、展望“三新”形势下,互联网之于语文及行业的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聚焦教育政策、教育消费、教育+科技、在线教育、教育投资等多个领域。
自2008年首届举办以来,新浪教育盛典已经颇具广泛的行业覆盖力和社会影响力,并成为中国教育界让人翘首以盼、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事。本次教育盛典特邀教育界新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编者、知名专家、学者、校方代表、顶级教育行业资本投资人、在线教育机构负责人等百余位嘉宾莅临现场共襄盛会。
在新浪教育盛典大语文峰会现场,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女士发表了标题为《亲近母语和大语文教育》的主题演讲。
徐冬梅女士在现场全面解析了“大语文教育”与“小语文教育”的不同之处,并阐述了大语文的教育的目标就是大阅读、大语文、大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亲近母语。
以下为演讲实录精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曾经是一个师范学校的老师,只教一门课,小学语文。作为一个母语教育的研究者和一个母亲的身份走上推动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道路,到今天18年的时间。18年来,我一直站在体制另外的连接点上来做这样一件事情,今天我跟大家报告的是18年来,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大语文教育,势必有一个相对应的小语文教育,大家没听说过。小语文小在哪里?我对它进行过一个概括,我以为今天的思考其实是对原来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思考,只教一本语文教材,以为语文教材就是课程的全部。刚才这一点朱老师最后阐发的特别好。课堂教学信奉精确指导模式。课后大量的语文练习。这是今天教育培训行业、学校、在线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大量的让孩子做语文基础知识、阅读题海、写作训练,把标准化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大语文大在哪里?今天所有的发言都是基于我18年以来的研究,亲近母语专注于为3-12岁的孩子提供高品质的母语学习产品和服务。“大语文”这个词不美,不过为了更好地适应或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也只好用“大语文”。
语文教育是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实在中国古代它不是一个学科教育,母语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必须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使他们具备作为一个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仅仅是字词句篇语文考试的能力,试问一下孩子们学十多年的语文,3000节语文课,孩子们有阅读能力吗?有真正的阅读吗?有写作能力吗?有演讲能力吗?没有。语文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得到语言文学的教育,这对民族、对国家、对未来公民来说,对他们的心性、情感、想像力,这是人不能被智能机器人代替的创造力非常重要的。
母语教育应该能够对孩子进行语言文化传承的教育,以使他们能够认同我们本族和本国的文化,这样我们才真正是一家人。同时他们还要对多元文化有理解。在此过程中,最终要培育起我们的孩子有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逸趣。
大语文大在哪里?大语文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原则。特别建议从事语文教育行业的朋友们去学习现代教育关于儿童的基本论述,现代教育是以认识儿童为起端的。我以为,直接用文学史来建构课程是要认真和谨慎的。什么是儿童?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每一个儿童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但是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因此,大语文教育必须要从育人这个根本目标出发,语文教育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因为它变成了无意义的工具性的训练,而我们的大语文必须确立语文学习是有意义的精神活动这个基本原则,同时应该选取适合孩子的适切的阅读和母语学习内容,采用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并且促进他走上自我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