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大学并没有真正把西方大学的一些精髓学到,中国的大学就像一所超级高中,高中怎么教学,大学还怎么教学,高中怎么考试它还怎么考试。中国到现在为止,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教育是当下最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之一。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教育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及个人能力及福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个人和社会前景的重要软实力。但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究竟应该服务于什么目标却往往见仁见智。
2015年10月17日,墨卡托沙龙邀请了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与文化教育主席、德国艺术与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卡特•利鲍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嘉教授就“教育的作用”进行了深度的对谈,内容涉及中德两国的教育特点、途径和成败等诸多主题。
以下为活动内容的编辑整理:
刘嘉教授
刘嘉:教育是个人、家庭、国家的完美统一
教育是一个合成词,前面是教,后面是育。教是被动的学习过程,育则涉及到之后的终身发展。在中国,教育一词最初被发明的时候,本来是想把被动的学习和后天的主动发展联结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但发展到今天,大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教”上面。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是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人相信教育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尤其对于贫穷家庭,父母更注重后天环境的营造,他们相信在教育方面投入越多,就越可能改变小孩的命运。我们从小就听过这么一句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好好读书,你就能借此发财,娶上漂亮的老婆。
表面上看,中国教育的特点是非常功利化的,其实它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它把个人的追求、家庭的责任和国家的期望统一在了一起。书中为什么能读出黄金来?很简单,你读了书就可以参加科举,中举了就能够做官,这是个人的成功,也是对自己的家族的一个回馈,继而也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无论是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是曾国藩的“立功、立德、立言”,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一则是教育改变命运,二则教育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理想。
埃卡特•利鲍教授
埃卡特•利鲍:教育强调独立性和完整人格
中国能够通过教育体制,把个人、国家和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载体,这让我觉得了不起。在德国,谈教育这个概念,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它受到了启蒙运动和德国浪漫派两个传统的影响,我们从席勒、歌德的著作中都能够看到教育的影子。
启蒙时代非常重视教育,它把教育视作人生的中心。它相信人通过受教育可以获得自我,达成自立。当这个自我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自由人进入社会,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就是说,教育其实有时间性,会有结束期。但学习是无止境的,是终身的。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就是一个幻觉,是一个乌托邦,但是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个视野。但无论是被教育还是学习,在德国都是从成人这个角度去讨论的。
与中国不同,在西方,我们把社会、政府和个人的责任及任务区分得很清楚。我们并不认为社会、个体和国家之间有非常和谐的关系,它们之间可能也会出现冲突或矛盾。基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因此我们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事实上,整个启蒙运动都在强调“独立性”这个概念,人文主义传统也讲求人要充分发挥自己,需要培养出独立完整的人格。一个人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说一个人过了18岁,他就可以自己签署一些合同,这些合同会有法律性,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这对社会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这些选择,他们也可以间接对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我想这样的一个概念在德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