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明教育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活力,关系到人民群众满意与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依
李绍明
教育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活力,关系到人民群众满意与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法行政。
当前教育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亟待提高。教育行政执法干部中,极少有学法律专业的人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集中学习、参加短期培训班培训或自学。永平县教育局具有执法资格的11名干部中,没有一人是法律专业毕业的,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少数干部对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教育执法干部认为自己不是法律系统的执法人员,对法律知识不必要精通,从而导致违法行政的行为发生。
2.教育执法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我国规定了不同层级的立法制度,加上立法者本身法律素质的欠缺,现实中,常有现行有效法律体系中同层级或上下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如:农村民办幼儿园审批的法律法规就存在相互矛盾的规定,给执法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3.缺乏专门的教育执法机构。如:大理州12个县市教育局中,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执法机构,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责任不够清晰,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
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职责
1.成立相应组织,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考核内容。
2.要牢固树立行政“为民”的理念。一些领导干部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群众,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教育系统的干部要十分明确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
3.规范执法主体。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成立教育执法大队或教育执法室。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行政执法培训,按照程序对培训合格人员办理《行政执法证》,并严格要求执法科室和执法人员在职能范围内履行职责,从而保证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4.夯实内务基础。指定专人负责教育系统及局机关的法制宣传、规范性文件审核和依法行政日常工作,负责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定、执法证件的管理工作和执法人员培训等具体工作。
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质量。
2.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
3.规范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民办学校办学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及其它行政执法行为时,严格规范操作,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做到行为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按规定时限办结相关事项。
4.完善行政调解工作长效机制、妥善化解各类行政争议和纠纷。可成立调解室,各乡镇中心学校和直属学校可成立调解点,配备专、兼职调解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制度、领导干部接访制度、领导信访包案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等行政调解规章制度,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大力开展法制教育
1.教育领导机关坚持法制教育常态化。以领导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为普法宣传教育重点;制定学法制度和规定;学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行政许可法》等。
2.开展集中法制教育。认真组织学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学习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学习读本》等内容,努力做到“原则熟悉、法条熟知、程序熟练”,在行政执法实践中自觉贯彻执行。
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制定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2.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政务公开的渠道,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通过开展机关制度公开上墙活动,在机关楼道、各股室悬挂工作分工、主要职责、日常办事流程、业务指南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办事信息渠道。以教育信息网为平台,及时发布教育要闻、教育法规政策、教育信息和工作动态,对教育项目建设、教师招考、人事制度改革等涉及广大师生和群众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信息,及时在教育信息网和有关新闻媒体上公布,以便公众查询和了解相关信息。
3.不断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全面打造教育阳光工程
1.创新公开形式。要完善教育信息网,设置咨询及举报电话,在网上公开“教师资格认定”、“民办教育机构审批”等事项的具体申报条件、办理程序,并切实做好各项审批工作。
2.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以各种形式公开局机关依法行政的内容,法律、法规、政策、办事程序及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等。
加强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