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创新第二课堂教育基地 凸现学院办学特色

2018-12-31 12:30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近日,我院在校园里创新建立了一批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基地,旨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现泉城文化特色,营造健康向上、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学院正能量,凸现学院办学特色。

新学期开学以来,在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改善文化育人环境的总体思路下,学院根据护理、助产、药学、医械、影像、口腔、食品营养等专业特色,着眼于内生促动,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补,先后在校园内建立了融人文景观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日月潭”、“亲水园”、“文博园”、“大餐厅”等四个第二课堂教育基地。

“日月潭”是经典音乐艺术鉴赏、经典诗文演讲诵读教育基地,位于校园东部制高点。在半月形水潭中矗立着一尊可随水力转动的红色大理石球。红色石球象征着我们从事的是沐浴着阳光的教育,半月水潭代表着天使圆梦,日月同辉寓意着学院与时俱进,健康、科学、持续发展。以“日月潭”为依托,学院顺地势精心修建了台阶式瀑布,既是一条风景线,又可做为演讲诵读小舞台使用,在日月潭下还将建设果树林。遥望过去,整个日月潭点缀于周围起伏的山脉之间,与学院整个建筑风格相协调,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应,它将成为师生们进行经典音乐艺术鉴赏、经典诗文演讲诵读和休闲学习的绝佳场所。

“亲水园” 是水生态文明与健康、节能环保教育基地,位于宿舍楼与食堂之间的必经之地,由“亲水园”景观、生物质锅炉房和水知识宣传栏组成,院内栽有月季,池中种有荷花,休闲椅西侧有成片的葡萄和成排的绿竹,是融自然景观和水生态知识宣传为一体的高品位生态景观。水知识宣传栏是介绍泉城水文化、科学饮水和节水节能知识的科普栏。同学们每天来打水时,可以一边欣赏清泉石上流的自然美景,一边自觉接受水生态文明与健康、节能环保等的教育。

“日月潭”与“亲水园”是按照马其江院长提出的“依山而建、顺势而为、涵水而生、活水而发”思路修建,分别由与学院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工程承建单位无偿捐赠并完成施工,两处景观相互映衬,体现了学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号召,加强水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注重水分涵养、水土保持、绿化美化相协调,景观与实用相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文博园”是历史文化名人精神、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地,座落于教学楼西侧,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中,依次矗立着7座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塑像,其中有明代著名医学家,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有毫不利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生命的伟大国际共产主义白衣战士白求恩;有国际护理学先驱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被誉为“提灯女神”的南丁格尔;有开启中医学先河的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有东汉著名医学家,被誉为“神医”的华佗;有唐代著名医学家,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以及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第一部系统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这些伟大的人物对人类发展和进步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了巨大影响。师生徜徉其中,不断感受着这些卓越人物的伟大精神熏陶,用心培植职业素养,认真思考职业生涯规划。

“大餐厅”是食品安全、食疗药膳、节约水电、节约饭菜教育基地。学院借助学生餐厅这个大平台,将实用功能与教育功能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借助学院新成立的食品营养系,指导开展食疗药膳研究,提倡科学饮食,保证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教育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日常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倡导师生节约水电、节约饭菜等观念养成。

第二课堂教育基地的建立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为同学们开展各种社团和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平台,学生将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环保观念。第二课堂教育基地的建立是学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工作主线的体现,也是为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人人有特长”的医药卫生和食品高技能技术型人才采取的崭新举措。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