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多方面的要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媒体、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更新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科学设计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共同推动新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一、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理性的媒介信息辨识能力
媒介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的基本能力之一,包括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思辨、甄别能力及对媒介信息环境的认知能力。如果受众缺乏媒介批判能力,容易陷入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而不自知,比如“信息蚕房”效应。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对媒介信息还缺乏理性辨识能力,很可能将拟态环境当成客观现实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此次调查中58.6%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新闻信息持接受态度,其中10.1%的大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千龙网新媒介素养学院联合全景调研助手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所做的调查也显示,42.7%的大学生在面对海量媒介信息时,缺乏信息甄别的能力。此外,调查显示出大学生对消费和私人领域等媒介信息更感兴趣,而缺乏社会关注意识,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信息几乎不受关注,少数负能量信息反而有一定的生存和传播空间,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的甄别和批评能力。
(二)对新媒体依赖严重
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在我国7.53亿手机网民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25.4%;2017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0小时,相比2016年提高了0.6个小时。这说明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且上网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强推进校园网络建设,并取得了很大成效,高校网络基本普及,这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的依赖。本次调查显示,82%的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时间在4.5小时,而平时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介分别是电脑(占比87%)和手机(占比79%),51.1%的受访者表示无法上网时会感到无聊、不知所措等。这种典型的媒介依赖症,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媒介参与和运用较为被动
新媒体时代,快速有效地获取媒介信息资源并主动参与和运用媒介是大众的一个重要媒介素养,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媒介参与和运用较为被动。以新闻标题或导语的使用为例,完全了解新闻标题或导语概括一则新闻核心内容这一功能,能高效搜索自己所需信息的只占调查总数的47%,41%的只是稍微了解,而12%的大学生则对此功能一无所知。在媒介信息对自己生活是否有帮助的调查问卷中,71.3%的学生认为媒体信息对自己生活的帮助微乎其微,只有20.1%的大学生认为媒介对自己学习和生活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些数据说明只有少数学生懂得通过专业搜索引擎获取信息资源,学生缺乏主动运用媒介获取信息的意识,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媒介信息资源并主动参与和运用媒介。
(四)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知识缺乏
良好的媒介道德法律意识能有效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营造健康绿色的媒介信息环境,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但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媒介道德法律意识和相关知识缺乏,很多大学生表示都遭遇过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网络诈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许多网络不良信息的滋生。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想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技能及对媒介信息的理解、甄别和辨识反应能力,理解媒介概念,增强大学生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提高媒介使用技能,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新媒体的使用或运行流程,正确利用新媒体服务学习和生活。理解媒介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对新媒体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误区。此外,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完善,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还缺少明确的分辨能力,增强其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信息的真伪,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运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和他人权益。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