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统文化教育的瓶颈,怎么破
江西省贵溪市塘湾镇夏家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原塘湾书院的遗址上新建了11栋小木屋,定期邀请当地文化名人进行授课。图为该镇中心学校老师每周末组织的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刘永华摄/光明图片
常德渔鼓的传承教学 杨和平摄/光明图片
【传统文化大家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传承的基础,是中华文明薪火不灭、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经过5年多的努力,以华北、东北、华中、华南、西南、华东、西北和港澳台地区为对象,围绕大、中、小、幼各学段及社区、农村、书院、网络、企业教育等领域,对乐教实践在大中小学及社区实施现状、儿童经典诵读、乐教课堂,多样化传统艺术教育、区域文化教育、唐诗宋词、书画手工艺教育现状展开全面调查。
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恢复和重建,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壹
然而,肯定成绩的同时,不能回避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面临一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认识有偏差、形式较单一、体系不完善、发展欠平衡。这些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向深度、广度推进的瓶颈。
(一)认识有偏差
在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该清醒地意识到,任何更新太快、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它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有着失去本位的危险。
当前,对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一种误解:经史子集、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戏曲曲艺、手工技艺、书法绘画、歌舞器乐等遭到冷落,在大中小学及社区教育体系中,比重轻、内容少。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锣鼓、松阳高腔等,主要传承人年龄都在70岁以上,大多体弱多病,无力传承,而年轻一代传承人少,缺乏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造成许多传统剧种、曲种、乐种、舞种、民间手工艺等,虽被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项目,但实际上已成濒危。而在大中小学的教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凤毛麟角,很难反映全貌。
以音乐、美术为载体的学校艺术教育形式和教材,其本质是“近采日本,远效欧美”指导下的结果,是个“舶来品”;蔡元培、萧友梅、李叔同等人的艺术教育理念与实践,也带有移植和模仿西方艺术教科书的痕迹,这种痕迹一直残留在当下,由此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偏颇。
(二)形式较单一
经济大潮势不可当,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诉求已经改变,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样式受到强烈冲击。在各级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在社区、企业、乡村生活里,西方文化的影子处处可见,成为一种主流话语,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失语。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以高考为中心,不论学生品德优劣,不管所学有用与否,以分数论成败,是为终极评价。这种偏颇的评价标准,必然造成以下后果:传统歌舞、民族器乐、传统曲艺教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更可怕的是,在已经少得可怜的传统文化具体教学实践中,仍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强调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较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宣讲。
虽然由教育部等五部委倡导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市教育厅等也积极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活动往往是由专业剧团到学校里举行一场演出,邀请艺人到校园中举办一次讲座,或在当地的学校里传播一些传统文化样式等,这种所谓“传承”,犹如隔靴搔痒,雨过地皮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