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当代美学在变革中焕发活力

2018-12-28 18:14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通讯员赵臻)12月 8—9日,“当代美学、文艺学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前沿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新书发布座谈会”在厦门召开。会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华美学概论》两部新书同时发布。《学术月刊》原常务副总编、《上海文化》主编夏锦乾回顾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论文集》编辑的缘起,论述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重要意义。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促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无论是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都在论争的过程中得到了触动,并且进行了自我更新。参会学者认为这场讨论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它所带来的多元格局值得肯定,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之后的中国美学的建设值得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确立审美活动本体地位

  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论述了后实践美学的意义以及在未来的走向。他认为,后实践美学,首先就“后”在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审美活动的本体地位的最终被确认。因此,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可以总结为从一般本体论转向基础本体论的过程以及“去实践化”的过程。论争中,不仅超越美学、生命美学是在“去实践化”,而且新实践美学各派别也在“去实践化”,它们彼此之间只是“去实践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去实践化”的目标,则是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审美活动的本体地位的最终被确认。而在后实践美学之“后”,长期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程度不同地“去实践化”过程将向全新的美学与非美学之间的“去美学(学科)化”过程转移。美学将会被 “非美学的思想”逐渐取代。由此将进入的,是“后美学时代”。“后美学时代”的核心问题,也将围绕着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审美活动的本体地位而具体体现为后美学时代的审美哲学、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审美形而上学与后宗教时代的审美救赎诗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碧辉认为,实践美学并未过时,仍在不断发展,其自身也有进一步展开的空间。实践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解可以从不同层面表述。从哲学层面说,美是“自然的人化”。从美学层面说,美是“自由的形式”。这是实践美学的主流派的观点。但是她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自由的形式仅仅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而言,没有涉及到内容。而美必须引入伦理学的维度。所以她认为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美是自由的形式,加上善的内涵”。第二个问题,美是自由的形式,这是从人类学本体论哲学角度,从审美的类主体的层面来概括的。而审美过程总是具体的,此在的,它的主体是个体的。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是以个体情感、欲望、认知、经历、理解等人性情感和人性能力相关的一种“境象”,是由于对象的某种形式在主体心理引起的共鸣或愉悦感,从而形成主客合一的某种具有自由联想和想象的“境象”。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法从世界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发展来看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讨论的意义。张法系统梳理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几次美学论争背后的学术思潮的演变和内在的理路,指出西方近代从美、真、善的区分建立了区分型美学,而20世纪后期正转向一种非区分型的美学,中国美学一直正与西方美学的互动中行进。实践美学的讨论使得中国美学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应该注意中国美学的非区分性传统,更应该注重西方当代美学的转向。因此,应该思考后实践美学之后的中国美学的发展。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泉回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学大谈论情景,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论文集》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本书的编辑体例很有特色,美学大讨论的方法和思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很有启迪。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灵对杨春时教授的后实践美学思想给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当代中国美学领域,杨春时先生给我们探寻和描绘出了一种具有鲜明的个性、充分的理据、广泛的沟通性和深远的精神启示的美学构想。杨春时美学精神——理论“引擎”是“超越性”和“主体间性”,它与古今中外重要美学思想具有广泛的可沟通性和相互发明叠合的空间。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