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个因子,即学科理解力、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作为因变量,学生个体因素和教育培养作为自变量来建构回归模型。模型1、模型4、模型7和模型10只考虑学生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四个因子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学生个体因素对学科理解力、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的解释率分别为15.6%、12.2%、10.1%、12.8%。模型2、模型5、模型8和模型11只考虑教育培养对就业能力四个因子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教育培养对学科理解力、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的解释率分别为54.6%、49.7%、40.8%、47.8%。模型3、模型6、模型9和模型12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因素和教育培养对就业能力四因子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这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学科理解力、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的解释率分别为56.3%、50.7%、42.0%、49.0%。(见表3)
1.学生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首先,在控制了教育培养因素的情况下(见模型3、模型6、模型9和模型12),学生先赋性因素中,性别对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三因子存在显著影响,均表现为女生的自我评价优于男生的自我评价;生源地对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农村学生的自我评价优于城市学生的自我评价;家庭经济状况中,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只有在综合技能因子上的自我评价显著优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其他三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高收入家庭学生在就业能力四因子上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自我评价;而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均没有显著影响。
其次,在控制了教育培养因素的情况下,学生自致性因素中,学业基础对就业能力四因子存在显著影响,均表现为学生的学业基础表现越优异,其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也越好;在专业因素中,社会科学、理学和工农医学专业学生在学科理解力、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三因子上的自我评价均显著低于文史哲学生,在综合技能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规划上,计划升学的学生在就业能力四因子上的自我评价均显著高于计划工作的学生,而计划出国出境的学生在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自我评价显著优于计划工作的学生;自我就业认知对就业能力四因子的自我评价均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学生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越明确,其对就业能力四因子的自我评价也就越好。
2.教育培养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首先,在控制了学生个体因素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同伴互动和实习实训对学生就业能力四因子的自我评价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在学科理解力因子上,实习实训的影响最大(β=0.335,p<0.01),教师教学的影响次之(β=0.265,p<0.01),同伴互动的影响最小(β=0.209,p<0.01);在综合技能因子上,同伴互动的影响最大(β=0.451,p<0.01),实习实训的影响次之(β=0.237,p<0.01),教师教学的影响最小(β=0.098,p<0.01);在自我效能因子上,同伴互动的影响最大(β=0.407,p<0.01),实习实训的影响次之(β=0.211,p<0.01),教师教学的影响最小(β=0.098,p<0.01);在元认知因子上,同伴互动的影响最大(β=0.363,p<0.01),实习实训的影响次之(β=0.264,p<0.01),教师教学的影响最小(β=0.145,p<0.01)。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模型1与模型3、模型4与模型6、模型7与模型9、模型10与模型12发现,在加入教师教学、同伴互动和实习实训等教育培养因素之后,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情况发生了变化。
1.个体先赋性因素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变化
男生在学科理解力上的优势消失了,女生在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优势更加显著;城市学生在学科理解力上的优势消失了,农村学生在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优势更加显著;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对比低收入家庭学生,在综合技能上的优势显著了;低收入家庭学生对比高收入家庭学生,在学科理解力和元认知上的优势增强了,在综合技能和自我效能上的优势不变;父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对比父亲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就业能力四因子上的优势消失了。
2.个体自致性因素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变化
文史哲专业学生对比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在学科理解力、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优势减弱了,在综合技能上的优势则消失了;文史哲专业学生对比理学专业学生,在学科理解力和元认知上的优势减弱了,在自我效能上的优势则显著了;文史哲专业学生对比工农医学专业学生,在学科理解力、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优势减弱了。计划升学的学生对比计划工作的学生,在就业能力四因子上的优势增强了,尤其是对学科理解力的影响,由负向转向了正向,即未加入教育培养因素之前,计划升学的学生在学科理解力上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计划工作的学生,加入教育培养因素之后,计划升学的学生在学科理解力上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计划工作的学生;计划出国出境的学生对比计划工作的学生,在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影响由负向转向了正向,即未加入教育培养因素之前,计划出国出境的学生在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上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计划工作的学生,加入教育培养因素之后,计划出国出境的学生在这三个因子上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计划工作的学生,而在对学科理解力的影响上,计划工作的学生对比计划出国出境的学生优势消失了。自我就业认知在加入教育培养因素之后,对就业能力四因子的影响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