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中山行日前正式启动,为孩子创造

2018-12-26 01:29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中山行日前正式启动,为孩子创造

 
一名礼仪小姐在观看投影屏幕。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中山行启动式昨日在雍景园小学举行。本报记者余兆宇摄  

 

营造“绿色空间”

避免“网络污染”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中山行”启动,凭着一个“e管家”控制器,家长可以在家管理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这无疑是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有益尝试。
    在当今信息时代,“上网”已在青少年人群中普及。但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带给青少年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因此,着力强化对青少年网络的管理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摒弃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净化网络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仅仅依靠内在的道德自律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外在的技术手段作保障,否则这个“虚拟社会”就有可能出现秩序紊乱的现象。
    “e管家”的横空出世,将治理手段化堵为疏,于互联网上给孩子们营造了一片绿色空间,在这方天地里,青少年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污染”的辐射。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一个良好的起点,要想给青少年营造一方网络净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比如说实行游戏分级制度等。只有多管齐下,方能加固防火墙,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为上网孩子寻找安全“管家”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昨启动  

 

商报讯  昨日,“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中山行”启动仪式在东区雍景园小学举行,不少教育专家倡议给孩子上网寻找一个安全“管家”。据悉,凭着一个名为“e管家”的控制器,家长可以在家管理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通过这种网络分区和技术手段,家长将不再担心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问题了。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网民至少有3000万,其中约200万青少年有网瘾、约200万人有网瘾倾向。长期以来,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不分的互联网运行现状,使未成年人面对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鉴于此现状,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九大部委共同发起了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该工程力图为未成年孩子创造开放、便捷、健康、安全的网络平台,帮助未成年人学会使用信息和创造信息。
    昨日的启动仪式上,不少专家表示,“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是一项牵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中山相关部门要针对未成年人思想行为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网脉工程的内容,把“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与我市已开发运行的 “绿色上网工程”、“空中家长学校”等结合起来,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公益、共享、健康的安全网络平台和绿色网络环境。◆记者尹习梅

文明上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书

 

亲爱的叔叔、阿姨,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灿烂的春日里,各位领导和嘉宾相聚在伟人故里、文明中山,相聚在美丽的雍景园小学,共同关怀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感到无比的振奋与喜悦,在此,我代表全市青少年儿童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当前,网络已迅速普及并逐步渗透到我们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信息,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成为“网民”,不良资讯、长时间上网等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些网站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暴力文化及严重危害社会的内容,使青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侵蚀,身心受到催残,导致行为失范。为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在此,我代表雍景园小学全体师生郑重向全市未成年人发出倡议:“文明上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