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在2013至2017的五年间,中山兴中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兴中集团”)牢记国企宗旨,着力打造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戮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截至2017年12月,兴中集团为中山单位和居民供电466亿度,供气近31亿立方米,服务居民用户约31万多户,有力推动中山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报“聚焦中山市国资委首份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系列报道,将走近这些企业,敬请关注。
保障燃气供给,共建绿色家园
中山兴中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中能源”)是兴中集团旗下的能源产业投资、建设与运营的综合平台。
秉持“中山兴中能源,建设绿色家园”的经营理念,兴中能源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参股企业,有力保障了中山居民用气、LNG新能源等需求。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中山新能源(兴中能源参股企业)累计建设加气站9座,累计投资额约7500多万元,累计实现售气量约2.6亿方。中山天然气(兴中能源参股企业)建设门站3座、调压站6座,累计运营管网125.7公里,累计实现投资额约10.7亿元,累计实现输气量约27亿方。港华燃气建设调压站4座,累计运营管网1,281.38公里,累计实现投资额约4.98亿元,累计实现售气量6.7亿方。公用燃气(兴中能源参股企业)投资建设中山南朗镇等15个镇区和翠亨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约4.92亿,建成天然气调压站7座,累计运营管网1,050.45公里。
据中山市燃气办透露,截至2017年12月,兴中能源协调公用燃气和港华燃气保障了中山31万多户居民的用气需求。
为大力推广新能源,降低燃料成本,兴中能源联合央企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力开拓新能源市场,截至2018年10月,共运营中山市城南、城东、恒发、陵岗、黄圃、坦洲、濠江、民众和乐群九座LNG/L-CNG加气站,配套加注车辆共计2488辆。其中,LNG(液化天然气)公共汽车1326辆(含287辆LNG长鼻子校车),LNG大巴车21辆,LNG重卡车14辆。
确保电力供应,支撑产业发展
在为广大市民提供电力供应方面,兴中集团参股企业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嘉明电力”)、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下称“中火公司”)、粤电中山等公司充分集聚优势资源,全力保障居民用电需求。其中,嘉明电力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分别投资建成二期“2×39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和三期“3×46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项目”。使装机容量达到241万千瓦。截至2017年12月,嘉明电力已累计发电756亿度,上缴税收38.48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中火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集中替代区域内127台分散供热小锅炉,将区域内二氧化硫排放量从9700吨/年减至907吨/年,促进节能减排及生态环境保护;其次,稳定电力供应,新电厂年发电量33亿千瓦时,提高了珠三角负荷中心电源支撑能力,缓解中山电网供电压力;此外,项目投产后年上缴税金超过2亿元,助力黄圃、南头、阜沙、东凤四镇产业调整升级,有利于四镇招商引资。
粤电中山公司投资10亿建设三角天然气热电冷电联产项目。截至2018年9月,该项目建筑工程进度完成91%,安装工程进度完成56%。项目投产后供热可达6600小时/年,供电可达5542小时/年,将优化中山市电源结构并提高中山市电力供应支撑能力和改善中山空气质量。
发力能源安全,共享生态文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关心。
兴中集团全资、控股、参股的能源类企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兴中能源等为代表的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助推中山生态文明建设。
为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公用燃气积5年之功,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新一代横火焰蓄热式玻璃坩埚窑,将传统坩埚窑改造成横火焰蓄热式玻璃坩埚窑,燃料从原来的石油焦改成清洁能源天然气。
兴中能源则深耕新能源领域,大力推广应用LNG,在环保、节能、高效的LNG支持下,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让公交集团新能源校车覆盖中山市11个镇区(中山市共有24个镇区),日均接送学生12,3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