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遗址类博物馆多以维持原貌或者原貌复原为基本格局,以不可移动文物或遗址为主,往往具有特定单一的文化指向性,大多美观活泼,一步一景,有多样化、个性化的参观方式。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其依托岱庙而建,是遗址类博物馆的典型,是泰安地区无可替代的传统文化中心。遗址类博物馆内的遗址或文物,特别是留有大量文字、图画的碑刻、楹联、壁画、画像石等,为孩子们之间讨论交流提供了契机甚至灵感。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一座城门前,一通碑刻边,一栋古殿中,一棵古树下,都可能促成孩子们的激辩,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发现中探究,不同中讨论,讨论中闪光。我们应对遗址类博物馆在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充分挖掘利用,使其真正成为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博物馆;遗址;泰安市;文化;碑刻;孩子;壁画;讨论;文物;楹联
作者简介:
遗址类博物馆多以维持原貌或者原貌复原为基本格局,以不可移动文物或遗址为主,往往具有特定单一的文化指向性,大多美观活泼,一步一景,有多样化、个性化的参观方式。作为现代都市中传统文化的聚集地,在开展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较大优势。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其依托岱庙而建,是遗址类博物馆的典型,是泰安地区无可替代的传统文化中心。
“边游边学”,突破教室的空间。遗址类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自留地,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的腿脚在这里可以解放,腿脚的解放利于思维的解放和心情的放松。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设置不同的行进线路。如在泰安市博物馆,以古建筑为题,可以沿着中轴线行进;以碑刻为题,可以选择两翼线行进;还可以设立楹联、绘画、书法、雕刻以及祭祀文化等课题。
“边赏边学”,突破教材的单调。遗址类博物馆大多是旅游景区,人文美与自然美充斥其间,给人以文化熏陶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院内有巍峨壮观的宫殿、卓绝千载的名碑、引人入胜的壁画、巧夺天工的石雕、硕大无比的吉祥缸等人文美,与之相伴的还有遮天蔽日的古柏、姿态各异的盆景、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等自然美。
“边玩边学”,突破课堂的束缚。遗址类博物馆的广阔空间、独特环境、宝贵资源为我们设计各种活动甚至游戏,创造“玩”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我们模拟古代东岳庙会,可以练习摹拓石碑,甚至让孩子自行编导穿越短剧等,让孩子们玩得够、学得欢、忘不了。
“边论边学”,突破个人的思维。遗址类博物馆内的遗址或文物,特别是留有大量文字、图画的碑刻、楹联、壁画、画像石等,为孩子们之间讨论交流提供了契机甚至灵感。以泰安市博物馆为例,一座城门前,一通碑刻边,一栋古殿中,一棵古树下,都可能促成孩子们的激辩,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发现中探究,不同中讨论,讨论中闪光。
“常来常学”,助力终身教育。遗址类博物馆是已经长久存在,并将继续长久存在的传统文化集中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传统文化终身教育平台。上学时,课余时间可以来,毕业后也可以来,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如泰安市博物馆是泰安传统文化的中心,古代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同时也是成年人儿时的回忆,是在外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它已融入泰安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应对遗址类博物馆在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充分挖掘利用,使其真正成为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