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文坛又有大喜事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语作家。这个奖可是被誉为“小诺贝儿奖”哦。
儿童文学的读者不仅仅是儿童,还包括一切曾经是儿童的大人们。当下阅读市场上,儿童读物是市场热度比较高的一个大类,但专家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读物”是很多,但称得上“儿童文学”的却不多。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从儿童视角讲故事,好的教育也一定是站在儿童的立场。
1儿童文学不是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虚幻的美好假象中
国际安徒生奖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
安徒生奖是“作家奖”而非“作品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旨在嘉奖作者不懈致力于儿童文学和图画创作,参选标准要求作者的创作不但在美学上有较高造诣,且要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曹文轩的作品为什么能力压群雄,夺得头魁呢?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评价曹文轩的作品时称,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颁奖词说,“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额,小时候读的童话故事里不都是“公主和王子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善良的灰姑娘最终穿上了水晶鞋”这样令人憧憬的美好故事吗,悲情教育对我们幼小稚嫩的心灵真的好吗?
本届安徒生奖的评委之一是冰心的女儿吴青,她也是安徒生奖第一位来自亚洲的评委。吴青也曾经翻译过不少文学作品,这次通过国内的儿童文学机构,她被推荐为本届安徒生奖的评委。
她认为,曹文轩的小说是完全符合安徒生奖的评奖标准的,他的儿童文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给儿童讲述天真美好的童话,而是有关于生活、历史的描写,比如写一个小学生的六年小学生活,感动人心。写“丁丁当当”系列,残疾人的故事。而《铜牛》和《向日葵》又触发了历史的开关,将人性的美好刻画得很到位。”“儿童文学不是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虚幻的美好假象中,也要让他们懂得现实的情况,这是我们所有评委都认同的。”
安徒生奖的评选非常重视人文关怀,重视给孩子讲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富有,什么是战争和饥饿。它重视儿童心灵最易遭受的创伤问题,比如社会动荡与家庭破碎的不幸,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
因此,理念的契合成了曹文轩得奖的原因之一,与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经典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并没有温馨美好的结局一样,曹文轩也曾经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示,现在儿童文学中别说残酷了连温暖都没有了,而仅仅是满足人的情绪,快乐、热闹、搞笑。
有人评价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时指出,他的作品不同于某些纯粹的消遣性、功能性的儿童读物,它在为儿童读者提供阅读快感的同时,还给了他们身心成长和人格构建的必备养分。
《青铜葵花》中的哑孩青铜,因城市少女葵花的出现,不再畏惧苦难;
《月光里的九瓶》的少年九瓶顽皮劫桩,却心怀愧疚;
《阿雏》中的孤儿阿雏报复人们的误解,却以死赎罪;
《哑号》中的一位天才小号手,倾其全部培养一个资质平平的孤儿,却最终毁灭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2调查表明超半数的家长对于童书的种类不了解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专家都强调“亲子阅读”,在孩子辨别力较弱的阶段 ,家长的选择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儿童阅读的情况怎么样?家长的引导作用又如何呢?
《2015中国亲子阅读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儿童每年读书20本(不含教材和教辅),这一数字远高于成年人,但比美国小学生少一半。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90%中国家长都重视孩子阅读,但缺乏行动力,超过4成家长基本不陪孩子阅读,超过半数的家长对于童书的种类不了解(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图画书、童话、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儿歌和报告文学),有超过两成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如何给孩子选书,而约有55%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提升孩子阅读兴趣。
3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