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改年”。刚刚开年,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端出“教改大餐”。
在被公开报道的改革举措中,既有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变革,也有具体的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比如旨在均衡教育资源、治理择校难题的北京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大幕开启,东城区率先公布的改革方案被评价为“要逆天”;期末考试,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小学低年级告别了传统试卷,代之以游戏;浙江今年将有11所高中推行“无班级管理”,试行“走班教学”。
和以往一样,在这些教改行动中不乏“他山之石”,像浙江的“走班教学”,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讳言其中有欧美高中教育的影子。
一直以来,西方教育都是我们对中国教育进行批判的依据,是教育改革的模板。这无可厚非,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必然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实践。但这种学习和借鉴首先要建立在全面真实了解的基础上,然后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社会心理择善而从、择时而动,否则,南橘就可能变成北枳。
但遗憾的是,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发现,我们对国外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误读。误读倒也罢了,更可怕的是,有时候误读会误导我们的行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这一说法最近广为流传,甚至连某权威大报的官方微博都对此进行了推送,社会舆论更是以此为据,对中国学前教育展开了又一轮批评和抨击。如今,在德国生活多年的人士经过严谨的调查考证,证明“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完全是不求甚解导致的误读。
这种误读误解国外教育的事例着实不少。被当作励志名言被广泛传播的哈佛校训已经被证实是子虚乌有。被很多家长奉为教子指南的畅销书、号称最早于19世纪在德国出版、后人从哈佛大学的藏书馆里发掘出来的《卡尔维特的教育》,经媒体调查后发现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伪书。本人不幸还跟风买了这本书,后来一位在德国生活的同学告诉我,她在德国查过,根本无此文献。但可笑的是,如今还有不少人经常引用这本书中的观点,或拿卡尔维特的成长故事来当例证,批评指责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太落后。
前不久,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教育部下属研究机构的一位著名专家展示了两道中英两国的数学考题:英国大一学生考的是勾股定理,而我国高考的几何题则需要添加多条辅助线。这一细节经媒体报道后,被解读为英国中小学的数学太简单了,而中国太难了,并旋即被网友当成“数学滚出高考”的理由。但很快有人反驳,称英国中学的数学没那么简单,高中课程已经包括了微积分、统计等知识,远比中国学生学得要广。
而对国外教育最大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误解,莫过于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快乐轻松、毫无压力的。这些年来,每每批判中国教育如何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是少不了拿美国的中小学当佐证。于是,美国教育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里就像自由快乐的天堂,美国学生课业负担很小,甚至没有作业。类似的文章、报道在我们的媒体上比比皆是。
如今,一些在美国生活时间较长的华人,以及深入到美国学校进行了长时间细致观察的教育学者开始发声,试图纠正美国学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于是,我们才知道,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学校里也是要学各种知识的,也是要写作业的,也会有写作业写到深夜的时候;美国学生确实是下午3点就放学了,但很多孩子放学后也要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钟;美国学校的考试压力也不小,有的地方还把各个学校的考试分数在当地报纸上公布;在美国,确实是可以“全民上大学”,但要想上常青藤名校,竞争也是异常激烈,一些家庭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追逐名校的脚步。
上述情景可能都只是美国教育的一个侧面,但如果我们片面、过分强调某一点,就很容易以偏概全,造成误解误判。
对美国教育的这种误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笔者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家长只是冲着美国教育快乐轻松,抱着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想法移民美国或者把孩子送到美国读高中,最后肯定会失望。事实上,很多人已经通过亲身经历指出,不管是在哪个国家,要想成为优秀人才,跻身精英阶层,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