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玲 北京报道
9月23-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北京举办。本届教博会以“聚焦核心素养,全力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共遴选出192项创新教育成果进行展示。
这些项目多聚焦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探究科技——科技素养教育的兴华创新实践”成果为例,其主要内容包括“兴华科学探究乐园”“兴华创新实践”和“兴华科技运动会”,是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的本土STEM课程。
“我们举洪荒之力,就是在开发人人想玩、人人能玩、人人爱玩的科学学习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在玩中学习,而且越玩越爱学,越玩越能学。成为能够面对成败,能够与对手相处,能够与同伴合作的身心健康的学习者。”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兴华科技创新平台创始人罗星凯说。
青橙创客教育的“整体解决方案”也在此次教博会上展出。其通过提供物理空间设计、创客工具设备、课程体系、师资培训、赛事活动规划等一系列产品,满足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需求,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青橙创客教育创始人李寅称,青橙这一平台可以把实验室里,有价值的项目经验价值转换为教育设计项目去推进和实现,这也是出于“产学研一体”的考虑。“青橙最大的特点在于专注课程,教具在青橙的课程里,是个模块而不是核心。”
教博会上的创新教育成果来源极为广泛:既有来自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如上述兴华科技;有来自企业的产品,如上述青橙创客;也有来自中小学的创新成果,例如,甘肃山丹县教育体育局的参展成果——“创新、渐进、开放、包容的生态教育”,就从课堂教学变革、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学前教育、学生习惯的养成、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体制创新、科学的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以解决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而来自重庆市的綦江南州中学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以促进高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这些成果当中,很多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草根”。
从事课程改革近20年,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一直笃信的是,草根的力量、民间的智慧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刘坚推动“教博会”举办的一个初衷。“如果仅仅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式变革,而没有自下而上的推动,改革的理念无法转化为学校和教师的自觉意识和理性行动。”
刘坚认为,要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就必须推动教育界与企业界的对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其中,企业要与教育专业力量合作,依托研究成果,开发出有品质的教育产品;教育学者则需要不断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或者直接与企业合作,将成果转化给企业,通过企业实现自己的构想。
“聚焦教育创新成果、举办教博会就是希望搭建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以集聚民间智慧,促进教育成果影响教育实践,使教育生产力得到激发,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刘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教育领域也存在“过剩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你怎么看待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刘坚:第一次听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词时,我问自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仅仅是中央对经济领域的工作要求吗?教育领域有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教育领域有没有过量的库存、过度的产能问题?同时,教育领域有没有需求不足的问题?哪些是教育领域过度的产能和过量的库存? 哪些是教育领域不足的供给?
可以说,中国基础教育在纸笔可考核的读写算方面,优势非常显著。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存在的“落后产能”和“不足供给”。
《21世纪》:落到教博会上,是如何体现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刘坚:在本届教博会中,对于各种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产品,我们严禁其进入教育创新成果系统,避免围绕知识点、解题术、背题型、提分数的“落后产能”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同时,更要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切实解决教育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