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研制,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保华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8)》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继2015年、2016年、2017年之后的第四次出版,对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发展进行了全景式扫描。
根据监测数据及影响力分析,研究中心筛选出2017年度高等教育舆情十大热点事件,分别为:考研热:200万人报名考研,中国学者107篇论文被撤,清华教授颜宁跳槽普林斯顿,北京电影学院性侵事件,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武汉发布“百万大学生留汉”新政,再议寒门贵子,浙大“网红论文”新规,“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
在大学生、就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14个专题中,超过1/5的舆情信息聚焦于大学生就业(占比21.8%),该专题已经连续两年在14个专题舆情数量中排名首位,连续四年处于专题数据量前两位。2017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规定》提出多项鼓励性措施,包括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为想要创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制度保障;2017年武汉、长沙、西安等二线城市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引进计划,从落户到买房,优惠力度空前,吸引了大量媒体及网友关注,不断推高大学生就业相关话题的热度。
研究发现,2017年度高教舆情十大热点事件的首曝媒体以网络媒体为主,所占比例已至90%。其中,政府机构官方网站独揽了20%的热点事件首发;社交媒体则是官方渠道之外重要的信息来源,年度十大热点事件中60%的话题来自社交媒体的爆料。
纵观全年高教领域热点事件的爆发及传播渠道来看,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依然是舆情“发酵”的主“战场”。网友对涉及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质量、学术诚信、师德师风等热点事件分外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讨论瞬间扩散,许多热点事件传播以“十万+”、甚至“千万+”为单位。但社交媒体的舆情信息传播存在传播内容碎片化、情绪多而事实少、观点片面绝对化等问题。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以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新闻评论等方式,尽可能全面翔实、多角度地加以引导,发挥了社会舆论“压舱石”的作用。
据了解,本书分为理论部分、总报告、专题报告、热点事件评论四部分。其中,热点事件评论部分为本年度首次推出,充分发挥了研究中心的舆论引导功能。
本系列报告中的《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7)》荣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8年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