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教育改进的价值、目标和话语在民众、学界与政府之间呈现进一步分化,政府聚焦宏观教育的长远规划,加快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教育中心,教育发展的平衡与充分;学界关注的焦点在教育的专业性、品质、效力与质量提升以及杰出人才培养;民众更为关注教育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公平与实惠程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确定的价值、目标、措施对教育改进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降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实施。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和教师党支部建设,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严把课程教材政治关思想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教育经费得到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被确认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专业教育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教育改进和教育质量与效率提升。
一、2017年中国教育改进状况
2017年教育改进的主要方面有:
(一)高考招生改革平稳实施
2017年,上海、浙江首届参加“新高考”的高中生完成录取工作。新高考改革给予学生和高校更多选择。9月,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正式在高一年级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他各省都颁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依次在2020年前进入新高考。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试点比较严格地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范围内进行,让多年形成的改革设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为解决上海、浙江的改革中暴露出选科过于功利依据兴趣不足,考试次数过多,师生压力大增等问题,11月浙江省公布高考招生改革调整方案,完善监管措施。
在招生录取改革方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浙江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部分高校将高考分数作为录取依据的60%,另外40%依据综合评价和学校的测评,分类招考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这些有益的招生探索为进一步的招生改革提供了参考。
(二)教育主体需求多样化
随着教育和信息、交通条件的改善,教育主体需求的多样化就逐渐显露出来。不同人心目中好教育、好学校的具体标准开始各不相同的:上优质而又实惠的学校成为普适度高的选择。尽可能少支出而得高回报已成为多数人选择教育的普遍取向,在幼儿园阶段挤着上公办园;留守儿童家长舍弃乡村义务教育段公立学校选择自费上私立学校;优质公、私立高中都会成为香饽饽,显示大多数人将优质作为第一选择,将实惠作为第二选择,在二者不可得兼时有条件的家庭就会花钱买优质。对优质教育需求随经济条件水涨船高。只要条件稍有改善,父母就尽可能抬高对教育的需求。乡村稍有经济条件的村民都将自己的孩子送进镇上或县城学校就读;城镇居民中条件较好的又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更好的城市学校就读;城市居民除了竭力让孩子在当地挤进自认为优质的学校外,还在设法将孩子送到国外就读,留学低龄化现象继续扩大。对教育的自主选择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增强教育选择意识,对教育投资增长迅猛,选择“在家上学”、新私塾,其他教育形式的也呈增加态势,反映出公众教育需求的多样。
(三)教育经费增长得以确保
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减缓,辽宁、内蒙古等地分别挤掉GDP数据的水分,教育经费投入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2017年5月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31373亿元,比上年增长7.3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5年保持4%以上,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上作了一定努力,效果仍不够明显。
(四)教育信息化程度加深
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进展快速。2017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90%,多媒体教室的比例增加到83%,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数量增加,中小学教师、校长、职业院校的教师接受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增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加深。截止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广大的偏远地区师生共享,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改变也随之发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新样态出现。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学和学习新样态出现。2017年,教育+AI发展与运用迅速,主要集中在:自适应学习、智能测评、语音处理、图像识别、机器人等方面。与之相应的教育产品涉及K12教育阶段作业辅导、考试测评、课堂教学等,延伸至钢琴陪练、机器人等教育领域,出现多家融资亿元以上的企业,众多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释放出来。
(五)高校和学科建设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