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個鏡頭,是青海日報社記者管理部的黨員們在省生態環境廳開展“固定黨日”活動時,通過“青海生態之窗”實時監測畫面看到的場景。
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為了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全面樹立“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省生態環境廳去年以來將每月22日定為“生態之窗”開放日,目前已經接待參觀人員2000多人次。如今,該系統已成為社會各界了解青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窗口,不斷發揮出生態保護宣傳教育的社會效益。
截至目前,已建設完成鄂陵湖、扎陵湖、年保玉則、隆寶自然保護區、瀾滄江大峽谷、茶卡鹽湖、可可西裡以及祁連黑河大峽谷、青海湖泉灣等35個監測點位,根據規劃,明年監測點位將達到70個。
其中,前端攝像設備使用的是200萬像素高清攝像機,可實現360度連續旋轉,觀測距離從5公裡、10公裡到15公裡,夜晚最遠觀測距離可達3公裡。
此外,該系統還可以具備絆線入侵、區域入侵、徘徊檢測、快速移動、智能跟蹤等智能分析功能,實現對生態保護區野生動物的智能檢測、分析、跟蹤和預警功能。
推薦閱讀
青海省加強非洲豬瘟防控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12月12日,青海省政府召開加強非洲豬瘟防控電視電話會議,貫徹全國加強非洲豬瘟防控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王建軍書記、劉寧省長的批示要求,通報全省防控情況,部署下階段任務。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嚴金海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強調,非洲…【詳細】
水光互補,共譜一曲生態華章 圖為排列整齊的太陽能光伏面板。 本報記者 馬振東 羅珺 攝 本報記者 羅 珺 馬振東 高原的冬季,雖然天寒地凍,卻有著溫暖的陽光。12月1日,記者一行來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湛藍的天空下,一片片光伏板整齊…【詳細】
12月7日上午10時,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境內的哈爾蓋草原上,十幾隻普氏原羚正在悠閑地吃著草,稍有風吹草動,便迅速探頭四處張望,充滿了警覺性。遠處,連綿的山脈已被厚厚的大雪所覆蓋。
帶你看不一樣的玉樹 12月3日,玉樹,尕瑪文索的震后新房。中國網記者 董小迪 攝 12月3日,新玉樹。張雷 攝 中國網記者 董小迪 3日,距離玉樹地震8年多后,記者重新走進這座曾經充滿瘡傷的城市。冬天的玉樹氣溫不高,街道上來往…【詳細】
青海要聞據了解,“青海生態之窗”是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於2016年按照全省重點生態保護區分布特點建成的網絡化遠程視頻實時觀測系統。該系統自運行以來,監測點位已覆蓋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柴達木、河湟谷地五大生態板塊。
2016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正是通過這裡“青海生態之窗”察看了昂賽瀾滄江大峽谷、昆侖山玉珠峰南坡、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等檢測點位的生態保護情況,並同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昂賽瀾滄江大峽谷兩個監測點位的基層干部、管護員進行視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