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经济到教育、文化等领域,都可见海归的身影,以身许国、叩开地球之门的黄大年、 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来自尼日利亚的李克思今年9月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之前,她已在北京学习了半年中文。但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李克思在中国“一留再留”。“我不想止步于学会中文,更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说了解了中国。”
40年来,共有313.2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回国的占73.9%,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
柳百成唱了一首小时候学的英文歌来回应这个问题:“Home,Sweet Home”(《甜蜜的故乡》)。
正在南开大学读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俄罗斯姑娘李娅就希望毕业后能留在中国。
来华留学规模从1978年的1200余人增加到2017年的48万余人,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说到孔子学院,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今年66岁的戴担义说:“孔子学院将中国与世界人民紧紧连在一起,促进了语言相通、民心相通,这是孔子学院对全人类的贡献。”
10月7日,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周培源任团长的赴美中国教育代表团抵达美国,“商谈、落实1978-1979学年中美互派留学生的具体方案”。几天后,在华盛顿的谈判桌前,周培源在发言中说道:“独立自主不是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从本学年开始,我们将派遣大批科技人员和留学生出国进修和学习。派我们所需,学你们所长。”
出国留学人数从1978年的860人增加到2017年的60万余人。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
留学潮与时代发展同行
数十年时光漫过,根据《2018美国门户开放报告》, 2017/18学年,中国在美学生的数量相比上一学年增长了3.6%,占到全部国际生数量的33.2%,仍然是生源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
陈宝生指出,40年来,教育对外开放呈现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提高的局面。 来华留学规模从1978年的1200余人增加到2017年的48万余人,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留学中国”品牌渐成
“孔子学院是中国教育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产物,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如是评价道。
“我们一出关便看到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镁光灯、照明灯照得机场大厅通亮。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吴大夫代表大家用英语宣读了在飞机上起草好的声明,声明最后几句由我执笔:‘我们不仅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 那一天,柳百成和51名中国学者以赴美访问学者的身份,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对创业领域的选择,严望佳当时有自己的考虑:中国的互联网虽然发展迅猛,但同时面临着网络安全技术相对滞后的问题。网络安全技术需要长期摸索和积累,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
两个月后,52名访问学者抵达美国。
孔子学院创办14年来,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融,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各类面授学员累计1100万人。
黄大年教授在深地探测项目松科二井现场。来源:《吉林日报》
理想抱负融入国家发展
2013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的刘源辉成功申请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赴法国巴黎六大攻读肿瘤医学博士。得到国家公派资助让刘源辉“感到自己很幸运”。
1978年6月23日,在52名访问学者抵达美国前,邓小平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由此,拉开了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全新序幕。